[发明专利]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1703.0 | 申请日: | 200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京湖;御子柴茂生;志贺智一;五十岚清;石井诚;丁南声;金熙焕;李性灿;李周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御子柴;茂生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傅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等离子体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驱动三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
图1表示普通的三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构,而图2表示图1中所示板的电极线图案。参照图1和2,在普通的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显示板1的前玻璃衬底10和后玻璃衬底13之间,设置了地址电极线AR1,AG1,...,AGm,ABm,介质层11和15,Y电极线Y1,Y2,...Yn,X电极线X1,X2,...,和Xn,荧光体16,隔墙17和MgO(氧化镁)保护膜12。
地址电极线AR1,AG1,...,AGm,ABm以预定的图案涂覆在后玻璃衬底13的前表面上。下介质层15整个涂覆在地址电极线AR1,AG1,...,AGm,ABm的前表面上。隔墙17形成于下介质层15的前表面上以与地址电极线AR1,AG1,...,AGm,ABm平行。隔墙17限定各个像素的放电区域并且防止像素之间的光串扰。荧光体16涂覆在隔墙17之间。
X电极线X1,X2,...Xn和Y电极线Y1,Y2,...Yn以预定图案排列在前玻璃衬底10的后表面上以便与地址电极线AR1,AG1,...,AGm,ABm垂直。各个交点限定相应的像素。X电极线X1,X2,...和Xn以及Y电极线Y1,Y2,...Yn各自包括导电的氧化锡铟(ITO)电极线(图2的Xna和Yna)以及金属总线电极线(图2的Xnb和Ynb)。上介质层11整个涂覆在X电极线X1,X2,...Xn以及Y电极线Y1,Y2,...Yn的后表面上。用于保护所述板1免遭强电场的MgO保护膜12整个涂覆在上介质层11的后表面上。形成等离子体的气体密封在放电空间14中。
上述等离子体显示板基本上是这样驱动的:在单个子场中依次执行复位步骤、寻址步骤和显示步骤。在复位步骤中,消除在以前子场中遗留的壁电荷并且均匀地形成空间电荷。在寻址步骤中,在所选中的像素区中形成壁电荷。而且,在显示步骤中,在寻址步骤中形成壁电荷的像素处产生光。换言之,如果相对高的电压的交变脉冲加在X电极线X1,X2,...Xn与Y电极线Y1,Y2,...Yn之间,在形成壁电荷的像素处发生表面放电。这里,在放电空间14的气体层形成等离子体并且荧光体16由紫外线激发而发光。
在上述驱动方法中,为了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上实现灰度显示,采用时分驱动方法,其中把作为单位显示周期的帧分成具有不同显示时间的子场以显示灰度等级。例如,在各个帧单元中用8比特图像数据显示256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在每个帧(如果是顺序的驱动方法)或场(如果是逐行扫描的驱动方法)中设置8个子场。这里,根据在单位显示周期中安排各个子场的方法,有寻址显示分离驱动方法和寻址同时显示的驱动方法。
按照寻址显示分离驱动方法,因为在单位显示周期中各个子场的时间区是分开的,所以在每个子场中寻址周期与显示周期的时间区也是分开的。因而,在寻址周期中,一对X和Y电极线必须等待直到其他对X和Y电极线都被寻址、甚至在相关对X和Y电极线被寻址之后。因此,对于每个子场,用于寻址周期的时间增加了,这相对地减少了用于显示周期的时间。尽管寻址显示分开的驱动方法优势在于其驱动电路和算法简单,不利的是,基于此方法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亮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御子柴;茂生,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御子柴;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