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颜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2244.1 | 申请日: | 200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A61K7/48 | 分类号: | A61K7/4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萍 |
地址: | 744300 甘肃省泾川县***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颜 祛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具体说是以中草药原料制备的养颜祛斑霜,本发明还涉及该祛斑霜的制备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因为病因复杂至今无满意疗效。近年来医学研究认为,机体内分泌功能异常,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平衡失调,从而引起人体酪氨酸—酪氨酸酶(TYR)系列生化反应加剧。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在黑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多巴醌,进而氧化成多巴素,之后又形成黄褐或者黄黑色素。
传统的祛斑添加物主要是氢醌、维生素C。80年代以后,开发了曲酸、熊果芥、维甲酸等脱色剂,只能使色斑减退,久用对皮肤有刺激性,加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脱色剂,可引起色素沉着。另外,汞和汞的化合物有增白效果,但属于祛斑化妆品组分的禁用物质。中医在治疗黄褐斑和美容护肤的研究上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年又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但在新品开发上还不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老年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而且还具有增白抗皱润肤的养颜祛斑霜。
本发明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黄褐斑、老年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医学研究成就,从中医古籍中筛选出全方功能、祛风通络、行滞祛斑、活血化瘀、养血荣肌、增白抗皱、控制酪氨酸酶的活力的植物药,应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软膏剂,有较强的渗透力,经皮肤吸收,最终达到消除和改善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的目的。
本发明主要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百分比):
山茱萸13-20% 白附子18-23% 白芨19-25% 白芷20-26%
当归8-14% 益母草4-8% 白矾0.5-2.1% 黄连4-8%
制备本发明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是:
山茱萸15% 白附子20% 芨21% 芷23%
当归10% 益母草5% 白矾1% 黄连5%
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是:
将上述原料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75%乙醇200-250ml,密盖,每天振摇3~4次,室温下浸渍5天后,倾取上清液,再加入75%乙醇150-200ml,室温下浸渍5天,倾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合并浸液,静置24小时,滤过,然后滤过液在水浴上加热60℃,使乙醇汽化挥发,成为浓缩的中药提取液,再加入霜剂基质,制成软膏。
本发明的重要特点是有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质氧化、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状况,增强血液循环、可使酪氨酸酶活性显著降低、促进色素代谢作用。
本发明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纯天然药物外用制剂,疗效显著,安全无毒,无刺激性;
2.本发明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44.9%,高于对照的同类药物;
3.临床观察和药学效试验有效率和抑制率高于对照组;
4.具有消炎、杀菌、清疮、生肌功效,对日光性皮炎、慢性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本发明具有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增强血液循环作用,从而改善皮肤灰暗无光泽,使肌肤明亮白皙;
6.本发明含有多种皮肤所需的氨基酸,不仅具有保湿作用,切可增加肌肤弹性和柔性,防止皮肤过早老化,并辅以皮肤多中营养成份,即有美容养颜润肤增白效果。
为了表明本发明对黄褐斑等色素沉着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
1.临床观察
本组患者来源于门诊共228例,治疗组患者128例,男4例,女124例,平均年龄28.73+5.23,病程20天~10年;对照组100例,男2例,女98例,平均年龄28.91+6.47,病程2个月~11年。
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按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草案)》(1998,哈尔滨),
治疗方法:2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用本发明养颜祛斑霜外搽,每天2次。对照组50例,用美容祛斑药膏(北京同仁堂营养保健品厂出品)外搽,每天2次,另设空白对照组50例,不搽药。均2个月为1疗程,1疗程进行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2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割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带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