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件无效
申请号: | 01122814.8 | 申请日: | 200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3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根津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富考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部件之间可结合、脱开地连接的扣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扣件,如图11和图12所示,将凸部件50、60卡接在凹部件55、65内,不能脱出,操作部51、61露出于凹部件55、65的开口56、66,通过操作该操作部51、61,解除上述的卡接。图11的接合构造中,备有设在凸部件50插入侧的平板状操作部51、和利用操作部51的一部分设置的接合台阶部52。借助凸部件50相对于凹部件55的插入操作,接合台阶部52与接合部分57(该接合部分57与开口56对应)卡接。图12的接合构造中,备有设在凸部件60插入侧的臂状操作部61、和利用操作部61的一部分设置的接合突起62。借助凸部件60相对于凹部件65的插入操作,接合突起62与接合部分67(该接合部分67与开口66对应)卡接。图11(b)是(a)的H-H线断面图。
从解除接合操作的方式看,现有的扣件有两大形态。一种形态如图11(a)(b)所示,开口56设在凹部件55的上面侧,操作部51配置在开口56,从使用状态按照图中箭头方向推,就可解除接合(以下称为前释放式)。另一种形态如图12所示,开口66设在凹部件65的侧面,操作部61配置在开口66,从使用状态按照图中箭头方向推,就可解除接合(以下称为侧释放式)。
上述现有的扣件,作为开闭部的装卸机构等,从随身用品到盒类、袋体等用于多领域内,是很重要的。但是,现有的扣件中,例如,用于腰带扣、西服等时,如果是图11(a)或图12的使用状态,则有以下缺点。图11的前释放式扣件,在接合解除操作中,将操作部51从前方向后推,该推力容易被人体的柔软吸收,不能稳定地解除接合。这一点在图12的侧释放式扣件中不存在,因为在解除接合操作时,操作部61的推压方向是沿着人体的方向,所以,能稳定地解除接合。但是,该侧释放式扣件中,如该图中箭头所示,必须从两侧同时地推压一对操作部61,如果手指受伤或麻痹时,就不能正常地解除接合。而且,这种扣件,在不使用时,凸、凹部件是接合着的,使用时先要解除该接合,配置成使用状态后,再进行接合操作。在不使用的状态,解除上述接合时,在凸·凹部件分离的方向不受到张力(拉力),所以即使用操作部的推压操作解除了上述接合,只要在凸·凹部件上不作用分离方向的拉力,它们会再次成为接合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扣件,该扣件例如可用一个手指进行接合解除操作,只要进行该接合解除的推压操作,就可以使凸·凹部件分离,并且,零件数目和构造也简单化,更提高商品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扣件如图1至图10所示,将凸部件3接合在凹部件2内不能脱出,通过操作部47的推压操作,解除上述接合,上述操作部47露出于设在凹部件2上的开口21;其特征在于,备有止挡机构4和弹性机构37或39;上述止挡机构4具有接合部44,该接合部44与操作部47一起与上述凸部件3的插入侧接合或脱开,该止挡机构4可摆动地设在凹部件2内,被朝着接合方向推压;上述弹性机构37或39设在上述止挡机构4或上述凸部件3的任一方上,通过推压操作上述操作部47,该弹簧机构37或39挠曲,蓄积凸部件3脱出方向的弹力。借助上述操作部47的往解除接合方向的推压,上述弹性机构37蓄积了弹力后,上述接合被解除。
上述的扣件中,连接操作时,把凸部件3插入凹部件2内,使这样的凸、凹部件2、3相互接近密接。这样,凸部件3的插入侧与止挡机构4的接合部44接合而连接。从该连接状态,当推压操作操作部47时,上述弹性机构37或39随着操作部47的推压而挠曲,蓄积了弹力后,上述接合被解除。在接合解除时,蓄积在弹性机构37或39内的弹力,成为凸部件3的脱开力,所以,凸部件3被该蓄积的弹力从接合位置朝脱开位置移动。因此,该扣件的构造,只要解除了接合,不会象已往扣件那样自动地再次接合,另外,在解除该接合时,不需要将两部件2、3同时朝分离方向拉开。而且,其弹性机构37或39,在推压操作操作部47时,才蓄积凸部件3的脱开方向弹力,即,在凸、凹部件2、3的连接状态及连接解除状态,由于不发挥弹力,所以,可长期保持该弹力。
上述本发明有以下具体实施例。
第1,上述凹部件2是偏平盒状,在该盒状的一侧面20e,有上述开口21。
根据该构造,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没有图11所示扣件的使用问题,相对于图12所示扣件,能用一个手指解除接合,所以,对于儿童、老人、手指受伤的人,提高使用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富考,未经株式会社尼富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金属带材及减少这种带材断裂危险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