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码分多址扩频方法及码分多址终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23205.6 | 申请日: | 200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3/04 | 分类号: | H04J13/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晓章,马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分多址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扩频方法和CDMA终端设备,用于以多重码复用形式发送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取码分多址(CDMA)系统。利用CDMA系统的终端设备通过计算传输码元以及包括正交码和扰频码的扩展码,将发送信号的频谱扩展为宽带,以发送它们。这些,扩频码速度和传输码元速度之比称之为扩频因子(SF)。
CDMA终端设备通过将不同的扰频码应用于每一用户来识别用户,并通过将正交码应用于每一信道来识别用于单个用户的多个信道。由于每一个信道可发送的最大传输码元的速度是960kbps,扩频码速度是3.84Mcps(每秒码片),这种情况下的扩频因子为4。此时的信息速度为384kbps。在以大于384kbps信息速度执行发送的情况下,可借助于不同正交码通过多重码复用来执行发送。例如,当数据信道的数目为2时,信息速度变为最大768kbps;而当该数目为3时,信息速度变为最大1152kbps。
图1示出一个多重码复用的配置实例。在CDMA终端设备的一个用户用多重码进行多路复用之后,该配置用于传输控制信道(DPCCH)和三个数据信道(DPDCH1至DPDCH3)。由于控制信道(DPCCH)的传输码元速度为15kbps,其扩频因子为256。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信道(DPDCH1至DPDCH3)的传输码元速度为960kbps,它们的扩频因子为4。
此处,由“Cch、SF及k”(k表示正交码的代码数)表示正交码。通过执行下列操作识别每一信道。亦即,将用于扩频因子256的第0正交码(Cch、256、0)乘以控制信道(DPCCH);将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一正交码(Cch、4、1)乘以第一数据信道(DPDCH1)和第二数据信道(DPDCH2);以及将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三正交码(Cch、4、3)乘以第三数据信道(DPDCH3)。
正交码的分配符合在“3G TS 25.213 V3.1.1”(1999年12月),“第三代合伙项目(3GPP)”的技术规范,(见该技术规范的图1和段落4.3.1.2)中所公开的代码编排。
顺便提及,尽管用同一正交码乘以第一数据信道(DPDCH1)和第二数据信道(DPDCH2),因为在复平面中I和Q是正交的,可容易地识别这些数据信道。
而且,在图1中,c和d是用于分别调整控制信道(DPCCH)和数据信道(DPDCH1至DPDCH3)的传输电功率的相对值的参数(增益因子),并且c和d各自被确定为规定值。例如c为0.26667,d为1.0000。“Sdpch,n”表示稍后将描述的扰频码。借助于c和d执行增益调整的原因是为了使每一个比特的传输数据的能量相等。
图2是用于说明在前述“3GPP”中规定的正交码的示图。在如图所示像树一样排列的正交码中,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0正交码(Cch、4、0)为[1,1,1,1];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一正交码(Cch、4、1)为[1,1,-1,-1];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二正交码(Cch、4、2)为[1,-1,1,-1];以及用于扩频因子4的第三正交码(Cch、4、3)为[1,-1,-1,1]。顺便提及,用于扩频因子256的第0正交码(Cch、256、0)是一个代码,其中256个“1”一个接着另一个连续,如[1,1,1,1,1…1],尽管在图2中未示出。
每个正交码的特征在于,在它们的扩频因子相同而它们的数目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它们不具有相关性,由于它们形成形状为如图2所示树状的代码系统,分叉点之前正交码和分叉点之后的正交码具有相关性。由于通过计算每个码片的乘积和来获得相关,例如,如果计算扩频因子4的第0正交码的乘积和以及扩频因子4的第一正交码的乘积之和,结果为1×1+1×1+1×-1+1×-1=0。因此,可以确定这些代码彼此不具有相关性。
然而,在扩频因子256的第0正交码(Cch、256、0)与扩频因子4的第0正交码(Cch、4、0)之间产生相关性。如果试图通过计算乘积和来确认这一点,乘积和为1×1+1×1+1×1+1×1=4,从而相关的存在是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3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物体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莲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