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钻井过程中严重沉砂段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3846.1 | 申请日: | 200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峰;金晓剑;陈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1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钻井 过程 严重 沉砂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确定钻井过程中严重沉砂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钻井的参数,包括钻柱总长度(L),全井井深(Lmax),井眼直径(Dhole),钻柱内径(drod),钻柱外径(Drod),套管内径(dcase),套管外径(Dcase),钻井液密度(Gdensity),井眼轨迹参数,其中井眼轨迹参数包括井眼轨迹各点的井深(Ldepth)、井斜角(α)、方位角(β);
(2)将钻柱分为多个单元,该单元的两端为结点;
(3)找出钻柱各结点与井壁的接触点;
(4)确定严重沉砂井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钻柱分为多个单元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下式将钻柱分为多个单元:
其中L钻柱总长度,li为第i个单元的钻柱长度,n为全部钻柱所划分的单元总数;
(2)建立钻柱及井眼实体:利用所述测量钻井的参数步骤所测量的参数,包括钻柱总长度(L),全井井深(Lmax),井眼直径(Dhole),钻柱内径(drod),钻柱外径(Drod),套管内径(dcase),套管外径(Dcase),钻井液密度(Gdensity),井眼轨迹各点的井深(Ldepth)、井斜角(α)、方位角(β),使钻柱及井眼成为具备三维空间各项物理参数的实际物体,用于建立一个虚拟的钻柱形态及井眼轨迹;
(3)建立单元平衡方程:
[k]{q}={f}
其中:
[k]为单元非线性刚度矩阵;{q}为单元结点位移向量;{f}为单元结点力向量;
单元结点位移向量为
{q}=[qi,qj]T=
=[ui,vi,wi,θxi,θyi,θzi,uj,vj,wj,θxj,θyj,θzj]T其中,ui为单元i结点的X轴向位移;vi为单元i结点的Y方向位移,wi为单元i结点的Z方向位移,θxi为单元i结点绕X轴的转角,θyi为单元i结点绕Y轴的转角,θzi为单元i结点绕Z轴的转角;uj为单元j结点的X轴向位移;vj为单元j结点的Y方向位移,wj为单元j结点的Z方向位移,θxj为单元j结点绕X轴的转角,θyj为单元j结点绕Y轴的转角,θzj为单元j结点绕Z轴的转角;
单元的结点力向量为{f}=[fi,fj]T=[nxi,pyi,pzi,mxi,myi,mzi,nxj,pyj,pzj,mxj,myj,mzj]T
其中,nxi为单元i结点的X轴向力;pyi为单元i结点的Y方向分力,pzi为单元i结点的Z方向分力,mxj为单元i结点绕X轴的扭矩,myi为单元i结点绕Y轴的弯矩,mzi为单元i结点绕Z轴的弯矩;nxj为单元j结点的X轴向力;pyj为单元j结点的Y方向分力,pzj为单元j结点的Z方向的分力,mxj为单元j结点绕X轴的扭矩,myj为单元j结点绕Y轴的弯矩,mzj为单元j结点绕Z轴的弯矩;
(4)建立整体平衡方程:
[K]{Q}={F}
其中:
[K]为整体非线性刚度矩阵;{Q}为整体结点位移向量;{F}为整体结点力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38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