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组合隔断强烈地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4507.7 | 申请日: | 200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轩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组合 隔断 强烈 地震 方法 | ||
本发明所属技术:建筑抗震。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提出的结构抗震应重点放在“概念设计”上,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是良好的“概念设计”,它比“计算设计”更重要。建筑物破坏因素主要在于水平地震荷载。这引起我的反复思考:有没有消除水平地震荷载的好方法,联想中学学的物理知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把建筑物的地基与上部结构隔离开,设计一种中间连结结构,让它既能承受竖向荷载(即大楼的重量),又使大地震时能产生相对运动,水平力最小。参考了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的《建筑物隔震·防震·控震》一书(日)武田寿一主编,其中介绍了有参考价值技术:叠合橡胶——为增大阻尼而混入了填加剂的天然橡胶与钢板的叠合。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人类屡次惨遭强烈地震所带来的灾难,成千上万的人在地震中丧生,或者财产被毁,无家可归。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不让悲剧重演,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地震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福全人类。
本发明的内容:1)隔震装置安装在建筑物首层以下、基础以上,置于两者之间。它由凹曲面的基础(1),建筑物的一段预制短柱(2),预制短柱(2)底下做作凸曲面。2)预制混凝土短柱套上滚球(3)落在基础曲面上,滚球由不锈钢或者高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制作。3)预制短柱(2)顶部与建筑物柱(4)之间装有高强弹簧(5),为了保证弹簧不失稳在弹簧中心加入钢轴(6),钢轴可以在预留孔中上下移动,这样可以削弱竖向地震荷载的传递。4)建筑物周围的柱旁设钢丝绳(10)做为保护绳下糸于锚桩(7),上糸于上部柱(4)上,保持建筑物在地震时或风荷载作用下不会倾倒。5)水平方向在岩土层中打灌浆锚杆(9),根据岩土层性质选取锚杆形式,用钢丝绳(10)糸于灌浆锚杆(9)与上部柱(4)之间,起到保持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不致于滑出基础范围而被毁坏即起到限位作用。锚桩、锚杆头部混凝土预留绳索孔(8)。
采用本技术建造的大厦可以抗拒里氏八级地震(大致相应于烈度10度),不会受到损坏。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目前建筑隔震比较先进的技术是叠合橡胶垫块,它在水平方向具有柔性,竖向可承受大厦上部的重量,但它在向上部建筑传递水平地震荷载比本发明要大,就是说本发明的抗震效果更好,且加了保护钢丝绳后大厦的稳定性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附图说明:
1-带曲面的混凝士基础 6-钢轴
2-上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 7-锚桩
3-滚球 8-预留孔
4-建筑物的底部柱 9-地层锚杆
5-高强弹簧 10-稳定钢丝绳
8.实现本发明创造的最好方法:不锈钢球、钢丝绳、高强弹簧由专业生产厂家加工,不难解决。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可由建筑公司生产,其他在现场施工,属于成熟技术,容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轩,未经刘东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分组服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下一篇:细胞的条件性永生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