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癣药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5007.0 | 申请日: | 200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3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在华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治疗皮癣、湿疹及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皮癣、湿疹及一些皮炎均系皮肤表层被真菌或病菌感染所致,它们最易在湿热的环境中生成,而且极易接触传染。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体的出汗部位极易形成湿热环境或被接触而传染皮癣等皮肤病。治疗该类皮肤病一般以外用药为主,通常由抗癣菌药和角质剥离剂配制成溶液、酊剂或软膏等感染处进行涂敷来治疗,如“脚癣一次净”要加水稀释,浸泡半小时以上,“足光粉”则需加沸水搅拌后方可使用,操作麻烦。而软膏类药则容易油污衣袜。同时,市面上的各种癣药均存在治病不彻底,复发率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癣药水及其制备方法,做到使用简便易行,治疗彻底,复发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以祛风燥湿、活血祛瘀、清热解毒、除风止痒为原则,采用荆芥、白芷、大风子、雄黄、五加皮、红花、皂角刺、白薇、白矾、朴硝为原料混合,然后加入醋液浸泡去渣而成,其中各组份的重量比如下:
荆芥3份、白芷4份、大风子3份、雄黄4份、五加皮3份、红花3份、皂角刺5份、白薇3份、白矾4份、朴硝4份,然后加入至含醋精15%的醋液中浸泡一个月以上,再过滤去渣,装瓶密封。
本发明药理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各种皮癣、湿疹、皮炎等均属患者自身肌肤免疫力弱,加上风、湿之邪相搏肌肤、阻碍气血运行而搔痒、湿邪蕴久化热,使皮肤粗造、脱皮、疱疹出水致红肿热痛,搔痒抓痕后受真菌或病菌感染引起。本配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发散透疹药;二是活血化瘀,祛风燥湿止痒药;三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其中荆芥起发散风寒风热、治风治血、透疹消疮的作用,白芷起祛风散寒止痒、和利血脉、消肿排脓的作用,大风子起祛风燥湿、润泽肌肤、攻毒杀虫的作用。雄黄起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散瘀杀虫、消肿止痛的作用。五加皮起活血祛瘀、祛风湿、利水消肿的作用。红花起活血祛瘀,通经脉止痛散肿的作用。皂角刺起行气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搜风拔毒的作用。白矾起消炎、防腐、解毒消疮的作用。白薇起清热凉血,解毒疗疮的作用。朴硝起抗炎、软坚润燥、消肿疗疮的作用。醋精作为浸出剂,同时亦有抗炎消毒的作用。
本发明制作癣药水的生产步骤如下:
1、按重量比配备原料,其中荆芥、白芷、大风子、五加皮、红花、白薇各三份,白矾、朴硝各四份,皂角刺五份,放入容器中;
2、将雄黄四份粉碎至100目以上后放入容器中;
3、加入含醋精15%的醋液100份至容器中密封浸泡1个月以上;
4、过滤、去掉药渣,即得一次药液;
5、充分搅拌20~30分钟,再过滤一次,得成品药液,装瓶密封。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下列特点:
1、主要原材料为中草药、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少。
2、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不会粘污衣袜。
3、具有极强的杀毒灭菌功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4、无严格禁忌。
本发明实施例:
将荆芥15克、白芷15克、大风子15克、雄黄20克、五加皮15克、红花15克、皂角刺25克、白薇15克、白矾20克、朴硝20克混合,其中雄黄须破碎过100目筛,加入含醋精15%的醋液500克,装入容器密封浸泡1个月以上,然后过滤去渣得到一次药液,充分搅拌20~30分钟,再过滤一次得成品药液,装瓶密封。
用法如下:将患处洗净擦干,用药棉蘸本药液涂敷患处,并适度扩大一点范围,每天晚间2~3次,连续2~3天即可。
本发明经在本县域内患者试用,近期治愈率达98%以上,远期复发率仅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在华,未经朱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5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法制备碳酸酯的方法
- 下一篇:聚酰亚胺/聚芳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