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扫描设备和使用该光扫描设备的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125402.5 | 申请日: | 200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设备 使用 成像 装置 | ||
1.一种光扫描设备,包括:入射光学装置,用于使从光源装置发射的光入射到偏转装置;以及,扫描光学装置,用于使由所述偏转装置反射和偏转的光束成像到一个待扫描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具有在所述偏转装置一侧的一个第一透镜。和在所述待扫描表面一侧的一个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沿主扫描方向具有正光焦度且沿副扫描方向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沿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大于所述第二透镜沿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在副扫描方向具有正光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m且述第二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m时,条件
-0.5≤Φ2m/Φm≤0.15得到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位于相对于所述偏转装置的偏转面到所述待扫描表面之间距离的中点更靠近所述偏转装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扫描设备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都是非球面透镜,其全部两个表面的主扫描截面形状都是非弧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具有多个子午非对称表面,其主扫描截面形状在通过光轴的主扫描方向不对称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午非对称表面形成于面对待扫描表面的所述第二透镜的透镜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分别都是非球面透镜,其两个表面在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在通过光轴的至少一侧沿主扫描方向离开光轴连续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具有多个弧矢不对称变化表面,其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通过光轴沿主扫描方向不对称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或更多的多个所述弧矢不对称变化表面是弧矢变形表面,其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大小通过光轴沿主扫描方向不同,在所述两个或多个弧矢变形表面的两个或多个上,在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变得比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大的一侧都处于相对于光轴的同一侧,或者在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变得比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小的一侧都处于相对于光轴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具有多个主和次不对称表面,其为子午不对称表面,并且也是弧矢不对称变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m,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m时,满足条件
0.85≤Φ1m/Φm≤1.3。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s,所述第二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s时,满足条件
-0.8≤Φ1s/Φ2s≤-0.4。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m,所述第一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s,所述第二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m时,所述第二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s时,满足条件
Φ1s<Φ2m<Φ1m<Φ2s。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m,所述第一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1s,所述第二透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m时,所述第二透镜在副扫描方向的光焦度被定义为Φ2s时,满足条件
|Φ2m|<|Φ1m|<|Φ1s|<|Φ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54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