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除味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7277.5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宏;丁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良宏 |
主分类号: | A61L9/01 | 分类号: | A61L9/01 |
代理公司: | 镇江市京口科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冰箱、餐柜、卫生间等相对封闭环境内空气净化的空气除味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空气净化产品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是活性炭、硅胶和沸石触媒类,它主要通过物理吸附除味,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吸附饱和或失活,不仅降低吸附量,并且保持力低,易产生二次污染;另一类是二氧化钛、茶精等光触媒类,它主要通过化学分解进行除味,其使用周期较长、化学稳定性较好,但此类除味剂需要利用阳光、荧光灯等光源中含有的紫外线产生作用,在冰箱、餐柜、冷藏库等无紫外线光源的环境,其除味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并且二氧化钛需要达到纳米级,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味效果好、使用周期长、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空气除味剂,使其不需要光源,而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极化作用,通过选择性吸附、电分解,对有机腐败气体、胺类、流醇类及硫化氢类气味进行净化去除。
本发明的空气除味剂的成分及其配比(重量比,下同)为:电气石35~55%,三聚磷酸铝30~64%,活化剂0.5~2%,三种成份总量为100%。
可以将上述成份的空气除味剂与青泥和粘合剂混合绞练并塑化成型为不同形状(如蜂窝状)的固态空气除味剂产品,最终产品中青泥的含量为电气石、三聚磷酸铝和活化剂三种物质总量的5~15%,粘合剂的含量为电气石、三聚磷酸铝和活化剂三种物质总量的5~10%。其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将300目以上的电气石及三聚磷酸铝、活化剂与青泥、粘合剂充分搅拌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用练泥机进行反复练制,使其塑化,再陈腐1~2天后挤压成型,最后烘干。
还可以将上述由电气石、三聚磷酸铝和活化剂三种基本成份组成的空气除味剂与内墙涂料以1∶8~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制作成液态的空气除味剂产品。可将其喷涂在卫生间、卧室或医院的墙面上。
本发明的空气除味剂,可充分利用冰箱、餐柜、冷藏库、卫生间、空调房间等环境的自身功能和自然条件,即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引发除味剂成分的极化作用,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选择性吸附、电分解,对其中的有机腐败气体,胺类、流醇类及硫化氢类气味进行净化去除,抑制微生物的产生,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仅除味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并且使用周期长,不会吸附饱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50%的电气石(400目)、48.5%的三聚磷酸铝和1.5%的二氧化钛活化剂配制成基本成分的空气除味剂,再将重量为上述三种基本成分物质总量10%的青泥和重量为上述三种基本成分物质总量8%的粘合剂(采用甲基纤维素)充分搅拌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用真空练泥机进行反复练制,使其塑化,再陈腐24小时后挤压成型,最后烘干,制作成固态的空气除味剂。
实施例二:
将50%的电气石(800目)、48.5%的三聚磷酸铝和1.5%的二氧化钛活化剂配制成基本成分的空气除味剂,再将其与内墙涂料以1∶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作成液态的空气除味剂。
下面给出一组对比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实际效果。
具体实验方法是:首先取两个体积相同(约2L)、密封良好的玻璃瓶A瓶和B瓶。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在A瓶中放入少量本发明的空气除味剂,作为样品瓶;在B瓶中不放东西,作为对照瓶。先向A瓶中加入1500μl的标准三甲胺溶液(<33%的水溶液),待其自然挥发后,在B瓶中加入4μl的标准三甲胺溶液,满匀后,用气相色谱仪对A、B瓶同时取样测定,在不同时间,再向A瓶分两次分别追加200μl和300μl的三甲胺溶液,再进行测定。检测数据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良宏,未经刘良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7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