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综合盆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7749.1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淑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淑先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B44C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1801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综合 盆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盆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食用菌综合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盆景艺术栽培中,只有革质菌类(以灵芝为代表)单一直接栽培在盆景容器中,待子实体成熟后直接作为盆景欣赏。这种以革质菌之子实体作为观赏主体的盆景存在着如下的缺陷:革质菌子实体色彩和造型单一;革质菌子实体作为盆景一般只能用作观赏。其它食用菌或药用菌亦有用作盒景,但通常为单一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食用菌盆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品种多样,更具观赏效果,且可即时用于餐桌的食用菌综合盆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食用菌综合盆景,包括:盆景容器,其特征在于:盆景容器内至少植有两种不同品种的栽培容器装培养基培育而成的食用菌。
本食用菌综合盆景的制作方法,包括:至少二种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按常规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即:配制食用菌的培养基,将不同品种的培养基装入各容器,分别进行灭菌、接菌、培养,其特征在于:当各容器内的培养基生成食用菌菌丝体,并长出子实体后,将不同品种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整体置于盆景容器内,置于盆景容器内的食用菌菌丝体低于盆景容器口,子实体露于盆景容器口,即形成单个容器内具有两种以上食用菌的盆景。
所述培养基的栽培容器是薄膜袋或瓶或罐。
本发明的食用菌综合盆景及其制作方法科学,方法简单,易于实施。采用本方法克服了革质菌类盆景色彩和造型单一,只能用作观赏,使用价值低等缺陷。采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使食用菌综合盆景的造型多样化,色彩更丰富,开创了多品种食用菌集合成盆景的先河,由于本食用菌综合盆景内的各品种食用菌栽培方法与仿生栽培相似,几乎原封不动地保持了食用菌的完整性、新鲜度、营养成份和风味,因此完全可以直接食用。实现了食用菌盆景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发明目的。是一种形、色、味俱全的食用菌盆景。
本发明食用菌综合盆景的结构和具体制作方法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食用菌综合盆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食用菌综合盆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集三个品种食用菌为一盆景容器内的食用菌综合盆景,培植在三只栽培容器2、3、4内的不同品种的菌丝体及其子实体被设置在一只开口状盆景容器1内,所述的栽培容器2、3、4是薄膜袋。栽培容器2、3、4内菌丝体长出的子实体5、6、7露于盆景容器口8,薄膜袋2、3、4之间的间隙内及子实体根部均填铺有打散后的食用菌菌丝体9。
所述食用菌综合盆景的制作方法是:按常规食用菌栽培技术对三个品种的食用菌进行培植,即:配制三种食用菌的培养基,将三种培养基分别装入薄膜袋栽培容器2、3、4内,成为袋装食用菌,分别对栽培容器2、3、4内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接菌和培养;当栽培容器2、3、4内的培养基生成菌丝体,并长出于实体5、6、7后,便将装有菌丝体和子实体5、6、7的栽培容器2、3、4整体置于盆景容器1内,置于盆景容器1内的由栽培容器2、3、4包裹的菌丝体低于容器口距离h=1厘米,菌丝体长出的子实体5、6、7露于容器口8,即形成一种由三个不同品种食用菌组成的食用菌盆景。为使食用菌盆景更具完整性和自然观赏性,装有菌丝体的栽培容器2、3、4之间隙内由打散后的食用菌菌丝体9充填,容器口8表面及子实体5、6、7根部亦铺撒打散后的食用菌菌丝体9。所述用作充填和铺撒的食用菌菌丝体9几天后即会长出新的子实体,与盆景容器1内植的三种食用菌子实体5、6、7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无制作痕迹,自然整体效果逼真、多姿多彩的食用菌综合盆景。
实施例2: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集三个品种食用菌为一盆景容器内的食用菌综合盆景,三种长有不同子实体5、6、7的菌丝体10、11、12在去除栽培栽培容器2、3、4后设置在一只开口状盆景容器1内。其制作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是:在移入盆景容器前将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栽培容器2、3、4去除。由于食用菌的菌丝体在栽培容器2、3、4内已结成块状,食用菌生长体系已经形成。因此,不同品种食用菌菌丝体之间即使不隔离,亦不会相互影响其正常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淑先,未经姚淑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7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时网络支付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固沙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