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人源单链抗体无效
申请号: | 01127973.7 | 申请日: | 200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安利佳;张志超;胡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病毒 pres1 抗原 人源单链 抗体 | ||
本发明属于医学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到基因工程抗体领域,是抗体工程的最前沿,即全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方面的研究结果。
抗体工程是当代生物医学的前沿技术,运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及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其宗旨在于:设计构建新型抗体,应用与临床检验和治疗。
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广、难治愈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有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完全统计认为中国有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不仅导致肝硬化,而且是肝癌的原因病毒。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仅停留在免疫增强剂,没有确切的疗效。近1-2年出现了动物源性单克隆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但是因为物种差异,其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不仅疗效甚微,更易于引起免疫损伤,严重者导致死亡。既往文献报导,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鼠嵌合抗体、移植抗体均已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抗体的鼠源性成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全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以期最大限度去除鼠源性成分,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作为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源Fab抗体也已经获得。但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具有多种变异,就一种抗原获得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所有病毒亚型,也使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组分之一,preS1抗原,相对保守的多。而且,临床资料证实,抗preS1抗体的出现与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密切相关。所以,全人源化抗preS1的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单链抗体(ScFv)是将抗体重链和轻链的V区通过连接肽连接成的重组蛋白。它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分子量最小的活性抗体片段:仅为原抗体分子量的1/6。它可以迅速渗透包括肿瘤的各种组织,体内清除速度快,并适于进一步分子改造。而且,它不含有Fc段,能够更特异地结合靶器官。因此,本发明以获得全人源化抗preS1的单链抗体(ScFv)为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全人源化抗preS1的单链抗体(ScFv),解决动物源性抗体容易引起免疫损伤的问题,同时实现一种抗体拮抗多种病毒亚型。为将来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提供可行性的抗体药物。该抗体基因可以与质粒DNA一起稳定、无限复制,以其低成本使未来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选择健康供者60人,每人取外周血2ml,以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淋巴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共培养,体外致敏后,提取总RNA,经过RT-PCR,以人抗体基因特异引物,PCR扩增人抗体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再通过Linker基因连接轻链和重链基因,组装成单链抗体基因。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得到的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噬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构建人源免疫单链抗体库。用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对该抗体库进行固相淘选,获得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人源化单链抗体。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所陈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人源化单链抗体,对人体没有物种差异,不会导致免疫损伤。而且特异性更好,与靶器官的结合率高。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将发挥现有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性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7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式起重吊机
- 下一篇:用高速混沌码做雷达调相信号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