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叶面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8811.6 | 申请日: | 200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3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丰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00;A23J3/30;//;C05C11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中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志敏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氨基酸 微量元素 叶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属于农用生物肥、生物农药产品的生产技术。
目前国内的微量元素叶面肥有两种。一种是国内厂家用化学螯合剂EDTA螯合微量元素制成的叶面肥,由于螯合剂本身为化学制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影响生物效价,再有这类制品一般为液剂产品,其包装、运输成本很高,质量不稳定,使用也不方便。第二种是进口的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叶面肥,它经常是采用工业级单一氨基酸螯合的,生产成本高,售价也高,又由于氨基酸的单一性,肥效不够理想。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动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叶面肥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品肥效好。
上述目的是通过将动植物蛋白原料经水解——→中和、除杂——→脱盐——→螯合等工序制成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而实现的。具体讲,本发明将动植物蛋白原料按固液比1∶1—2(重量比),最好为1∶1.5—1.7加入到浓度为20—45%(最好为30—35%)的盐酸或硫酸中,在通常大气压下于100—115℃(最好为104—110℃)恒沸水解6—10小时,得到水解液;将水解液冷却至50—65℃(最好为55—60℃)时加碱性物质中和至PH值为4.5—5.5(PH值最好为4.8—5.07),滤去沉淀杂物后得到复合氨基酸原液;然后将该原液减压加热浓缩,析出部分盐份,再冷却过滤后得到提纯复合氨基酸母液;最后在提纯母液中加入以铁、锌、锰、硼为基础的微量元素,使微量元素之总和占加入后溶液总重量的10—15%(重量百分比),并在70—90℃下螯合3—5小时,即制得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液。
为了便于包装、运输,还将上述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液经喷雾干燥处理即制到相应的粉末制品。
上述中和工序中加入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或氨水,相应在脱盐工序中析出的盐份为钠盐(NaCl或Na2SO4)或铵盐(NH4Cl或(NH4)2SO4)。
上述螯合工序加入的微量元素中还包含有铜、钙、镁、钼和硫。
本发明的动植物原料可采用动物角蛋白或豆粕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来源广,降低了产品成本,产品完全达到国家标准GB/T 17420—1998要求;
2、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3、产品可为液体,也可为粉末固体。当为粉末固体时,可改善包装条件、降低运输成本;
4、肥效好。本产品为复合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具体微量元素的含量根据施用植物品种、生长期及土质条件等来确定),可满足植物需要,具有明显促进植物生长、保花促果、抑制病菌的作用。
5、氨基酸液原料可直接利用工业生产胱氨酸副产品,有利于废物利用,改善环保。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本发明
实施例1
取动物角蛋白1000kg,加入浓度为30%的盐酸1200kg,常压下(通常大气压下即不加压)加热沸腾(100—110℃),恒沸水解6小时,再冷却至50℃,加入固体NaOH中和到PH值达到4.8,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氨基酸原液约2250kg,然后减压加热(如减至0.5个大气压,加热至沸腾)浓缩,析出部分NaCl,冷却过滤除去析出的NaCl,即得到提纯氨基酸母液;再在提纯母液中加入微量元素盐:ZnSO4·7H2O 230kg、FeSO4·7H2O 245kg、MnSO4·2H2O 170kg、H3BO3 300kg、MgCl2 205kg、Na2MoO4·2H2O 130kg、CuSO4·5H2O 210kg,加热至80℃螯合4小时,然后喷雾干燥获得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粉末产品,产品中Zn、Fe、Mn、B、Mg、Mo、Cu微量元素之和占总重量的11.5%(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丰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丰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8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