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9381.0 | 申请日: | 200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游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潘培坤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频式 高压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高压产生装置,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用以驱动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
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的应用已是目前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主流,而驱动冷阴极荧光灯须将一直流电压转换成高频高压再加以驱动,因此,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高压产生装置就成为不可缺少的组件。
以往,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高压产生装置皆为单频式,就笔记本型电脑组装厂而言,面对不同规格、厂牌的冷阴极荧光灯皆有不同的谐振频率,需依据其特定规格加以限定高压产生装置的谐振频率与功率大小,以满足每一种冷阴极荧光灯不同规格的要求。
再者,以出厂测试的标准而言,如果考虑光效率标准,则需具有较大的功耗,导致电池寿命测试不易通过;如果考虑功耗标准,则光效率较差,导致明亮度测试不易通过。因此,在笔记本型电脑的实际使用上,经常交替运作于交流转换模式与电池模式的供电方式,面对上述问题,则很难达到较有效益的适用标准。
因此,满足交流转换模式与电池模式的高压产生装置应有不同的谐振频率,方能分别满足交流转换模式与电池模式的测试标准。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笔记本型电脑显示器的用以驱动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使用者以选择交流转换模式或电池模式的供电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改变谐振频率,并选择最佳的功耗,以不同的谐振频率驱动冷阴极荧光灯,达到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至少包含:
一触发单元,用以提供一电压开关控制输入端、一亮度调节控制输入端,并经由该触发单元输出至一电压调节器和一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由该电压调节器与该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一电压转换单元,以驱动该背光元件;
一电压分离器,用以将电源供应模式信号输入到该触发单元,以判断该电源供应模式是交流转换模式还是电池模式;
一反馈电路,由一电流/电压转换器和一整流积分器串联构成,分别连接到该背光元件与该触发单元,用以产生反馈信号;
其中该电源供应模式信号与该反馈信号以及通过该亮度调节控制输入端调整输出至该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和该电压调节器的控制信号调整该电压转换单元频率,并以最佳谐振频率驱动该背光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由于设置有可调整冷阴极荧光灯驱动频率的电路,对于不同亮度调节控制(谐振频率)输入而由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驱动的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均能达到点亮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的目的,且能符合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亮度的不同谐振频率需求,而满足最佳的功耗。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电路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应用于不同谐振频率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多频式高压产生装置电路方块图。如图1所示,电压开关控制输入端10与亮度调节控制输入端20输入至触发单元30;电压输入端经电压分离器35输入至触发单元30,以驱动整个电路。经触发单元30输出二个控制信号,分别耦合至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40与电压调节器50,该触发单元30为一逻辑控制集成电路,主要承担检测、调节与切换的功能,针对不同的冷阴极荧光灯规格与不同的功率需求(交流转换模式或电池模式)作最佳的控制判断。
其中,触发单元30产生一驱动电压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40;并产生另一信号,经电压调节器50,调节输入电压作为电压转换单元60的驱动电压,此电压转换单元60的驱动电压由触发单元30与亮度调节控制输入端20及反馈电路调节,且该电压转换单元60为一可变功率放大器电路。该驱动电压控制信号是经反馈电路与控制输入调节所结合的脉冲载波驱动电压控制信号。
经由上述电压转换单元60输出的电压信号驱动背光元件70,例如背光式冷阴极荧光灯等,使背光元件70能容易地以不同的谐振频率被驱动,以满足不同的功率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9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合多媒体程序执行类似飞梭功能的方法
- 下一篇:光纤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