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及其制程无效
申请号: | 01129671.2 | 申请日: | 200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A47G19/03;A47G19/22;B65D85/00;B32B23/04;C08L9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宏伟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分解 食品 用免洗 容器 及其 | ||
1.一种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其包括有:
一复合材料层,该复合材料层包含有:
一由谷类外皮所制成的粉末基材;
一填充剂,为碳酸钙;以及
一粘合剂,为聚乙烯醇,以水为媒介将该填充剂借助键结作用而粘结在一起;以及
一防水层,借助涂布环氧树脂或乙烯类的油性或水性防水剂而形成,且该防水层分布于该食品用免洗容器用以盛装食物且与食物接触的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其中所述的食品用免洗容器为深度较大的容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其中所述的食品用免洗容器为杯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其中所述的食品用免洗容器为碗或盆。
5.一种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包括有:
(1)合成一具有微粘性的复合材料;
(2)以压力成型法,将该具有微粘性的复合材料加压成型为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初坯;
(3)将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初坯干燥定型;以及
(4)于食品用免洗容器与食物接触的接触表面形成一防水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复合材料为含水且具微粘性的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1)还包括有:
(1-1)将取出谷粒的谷类外皮研磨成粉末状基材;
(1-2)将粉末状基材与一碳酸钙以及一聚乙烯醇搅拌成均匀的混合物;以及
(1-3)将水以及该混合物混合在一起,并且搅拌成一微具粘性的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粉末状基材在80筛目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1-2)的该粉末状基材、碳酸钙以及该聚乙烯醇,其彼此之间的重量比大约为5∶2.8∶2.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任一种该组成物的容许变动量为±0.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微粘性的复合材料还添加有适量的脱模剂。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1-3)的该水与混合物,其彼此之间的重量比大约为1∶2.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水与混合物的容许变动量约为±5%。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2)是将含有少许水分而呈粉团状的微粘性复合材料,利用预设有免洗容器的模穴形状的模具,直接以油压成型的方式于模具内油压成型为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初坯。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修整该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初坯。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3)是利用不超过200℃的热风预以烘干至定型。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然分解的食品用免洗容器的制程,其中所述的步骤(4)包括有:
(4-1)涂布环氧树脂或是乙烯类的油性或水性防水剂于该食品用免洗容器与食物接触的接触表面;以及
(4-2)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96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闪存的结构
- 下一篇:金马宝15香、卤菜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