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无效
申请号: | 01130558.4 | 申请日: | 200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展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展铭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N2/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针头 纳米 红外 磁疗 针灸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的磁疗针灸仪器。
背景技术:现有的磁疗针灸仪器采用单一针灸头,通过永磁体将磁力传递到针尖部位,在使用过程中当刺激强度大时,由于刺激部位集中,场强变化大,加之原有的针头抗菌性能不好,涂层破损,使用部位常发生皮肤的红肿、溃破,当刺激强度小的时候,由于场强衰减快,达不到刺激经络的效果,没有治疗功能,只有心理暗示治疗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多针头的具有纳米远红外功能层的具有磁疗功能的针灸仪。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其组成包括:罐体、与所述的罐体相连接的气囊,所述的罐体内装有一组永磁针灸针头,所述的罐体内壁、顶面涂有纳米远红外涂层,其厚度小于1.5mm。
上述的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永磁针头包括中心针头和其外围的辅助针头,所述的针头采用抗菌材料制成。
上述的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罐体和所述的气囊之间的分隔层上具有压力调整孔。
上述的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气囊为椭圆型,采用高弹橡胶制造。
本发明与已有的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的罐体内壁、顶面涂有1.5mm以下厚度的纳米远红外陶磁粉,可以稳定放射4-25微米远红外线,由于纳米材料的小分子效应和量子效应,使得远红外的放射效果更强,在室温下就可以即可放射与人体相匹配的远红外频谱波,该远红外波具有激活、温灸以及按摩等保健治疗作用,由于具有这种低温远红外装置,其远红外波经罐体折射和反射,统一方向向罐口方向发射,与磁疗和针灸相配合后,进一步强化了对于经络的刺激,强化了局部的温灸,其综合性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原有的针灸和磁疗的效果。
2.本产品采用了一组永磁针头,不但具有中心针头,在中心针头的周围设置了辅助针头,这样,可以将原来已经弱化的周围磁场强化起来,增大了对穴为周围部位的刺激面积,具有按摩的效果,配合远红外线的温灸,起到针灸加拔火罐加按摩的效果,传统的火罐需要用火或者用电,本产品中对于穴位的刺激强于用电或者用火的火罐,而没有传统火罐的危险和污染,可以不受时间和外界条件的约束方便的使用。本产品的针头采用了WXP-2型抗菌材料,经鉴定,该材料抑菌率高,抑菌品种多,其抑菌效果明显超过已有的镀银针,5分钟内的抑菌效果达到99%,能够抗病毒。
3.本产品的分隔层上具有气孔,通过捏高弹橡胶的气囊后,由罐体边沿与皮肤收紧,橡胶回弹产生真空,在远红外辐射下完成中温真空拔罐的功能。拔罐结束时,再次捏高弹橡胶的气囊,使真空压力变小,可以方便的从人的身体上取下罐体。
4.据此本产品将针灸、拔罐、按摩、远红外线温灸以及磁疗的综合治疗效果,可以疏通经络,医治传统针灸治疗的疾病,并且疗效高于传统方法,可以调整人体因疾病而紊乱的磁场,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延缓衰老。
5.本产品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视图。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其组成包括:罐体1、与所述的罐体1相连接的气囊2,所述的罐体1内装有一组永磁针灸针头,所述的罐体1的内壁、顶面涂有纳米远红外涂层4,其厚度小于1.5mm。该纳米远红外陶瓷涂层的原粉由南昌强的公司生产,喷涂而成。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永磁针头包括中心针头3和其外围的辅助针头5,所述的针头采用抗菌材料制成。该抗菌材料可以采用市售的WXP-2纳米粉。
实施例3:上述的实施例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罐体1和所述的气囊2之间的分隔层6上具有压力调整孔7。
实施例4:上述的组合式多针头纳米远红外磁疗针灸器,所述的气囊2为椭圆型,采用高弹橡胶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展铭,未经石展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0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印刷装置
- 下一篇:应用建立程序模块属性的参照码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