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01133029.5 | 申请日: | 200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4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安志;冈村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3/14 | 分类号: | D05B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钮扣 颈部 缠绕 缝纫机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钉钮机,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钉钮机,其中按照服装的厚度,在将一个钮扣缝韧到服装上捆扎线迹(tie stitches)的深度之后,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或者颈部线。
背景技术
下面参照附图17和18描述常规的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
这种常规的缝纫机包括一个舌形板1,钮扣夹持装置4,所述钮扣夹持装置4具有一个面对舌形板1的支撑板2,并且具有一个钮扣夹持元件(钮扣卡头)3。如图18(b)所示,相对于缝纫针5的移动路径,在钮扣缝纫位置,舌形板1夹持着被折叠的服装C。钮扣卡头3以水平或竖直姿势夹持钮扣BU。夹持装置4与转动轴6相连接,所述转动轴6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上,并且,通过空气压力缸7的活塞运动使得转动轴6转动,所述气缸7与转动轴6连接。转动轴6的转动使钮扣卡头3可以摆动。
下面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缝纫机的操作过程。
当将钮扣BU缝纫到服装C上时,参见附图18(a)和18(b),首先将钮扣BU定位于水平位置状态,并且,位于由舌形板1和支撑板2夹持在服装C的上方。当缝纫机运行时,缝纫针5上下移动交替进入钮扣孔Ba和要被褶缝的服装C,与此同时,舌形板1、支撑板2和钮扣卡头3同步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采用单线链式线迹的方式将钮扣BU缝纫到服装上,所述单线链式线迹在钮扣和服装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钮扣颈部高度)。在钮扣缝纫操作之后,操作者将钮扣卡头3转动到竖直位置状态,如图18(c)所示,以便钮扣卡头3在舌形板1的前面将钮扣夹持在垂直姿势。当缝纫机再次开始运行时,缝纫针5下落,交替地到达钮扣BU和服装C之间缝纫线Sa和Sb的两侧,在下文中称为“颈部线”,如图19(a)和19(b)所示,通过缠绕颈部线Sa和Sb和舌形板1、支撑板2以及钮扣卡头3一同水平运动形成“缠绕线”Sc。这种颈部线缠绕的优点是使得钮扣缝纫得到加强,其可以避免被缝纫的钮扣歪斜,以及防止系钮扣的钮扣的孔由于缝纫线Sa和Sb加宽,而导致外观形状变差。换句话说,颈部线缠绕细的缠绕线Sc束紧缝纫线Sa和Sb,由此防止系钮扣的钮扣孔变宽。
钉钮机还设有钮扣颈部(button neck)高度调整转盘8。转动高度调整转盘8使得钮扣卡头3的竖直位置产生变化,由此改变在服装和钮扣之间的距离。
但是,由于在这种缝纫机中的调整转盘8由人工进行调整,而且,不能在缝纫操作期间调整钮扣卡头位置,所以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钮扣卡头的高度位置几乎总是位于同一位置,在颈部线缠绕过程中也是如此。所以,缠绕线Sc作用在线上的张力直接作用在颈部线Sa和Sb上。由于这个原因,如果缠绕线Sc的张力比较小,颈部线Sa和Sb不收缩,如图19(a)所示,由此产生不良外观,反之,如果缠绕线Sc的张力比较大,围绕着服装C的缝纫位置,服装C被拉起,产生皱缩C1,即,产生所谓“陷窝”,如图19(b)所示,同样丧失外观的美感。即使给出合适的缠绕线Sc张力,缠绕线Sc集中在缝纫线Sa和Sb的中部,其外观形状如同日本的手鼓,外观形状不佳,而且由于颈部线两端交错,使得缝迹强度降低。
在一份日本专利JP-2655749中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其中可以调整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以便改善缝纫外观。特别是,这种钉钮机除包括钮扣颈部高度调整转盘以外,还包括用于提升钮扣卡头高度位置的推拉杆,用于驱动推拉杆的压力缸,以及用于调整高度位置的调整螺钉,以便提高钮扣卡头的高度位置。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缝纫钮扣之前,通过压力缸驱动调整推拉杆,使得钮扣卡头位置高于由高度调整转盘调整的卡头所在的高度位置。在此高度位置缝纫钮扣之后,随着推拉杆返回,压力缸体不能使钮扣卡头降低位置,使钮扣处于直立位置,然后完成缠绕操作。
随着执行上述操作,在进行缠绕加工之前颈部线的张力被减小,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在上述缝纫机中,向钮扣卡头提供钮扣,采用了公知的钮扣装载装置,以便从供给部向钮扣卡头转移钮扣。
在这种缝纫机中,供给部的高度也要进行调整,以便将钮扣从钮扣供给部的运载装置传递到钮扣卡头,因此由高度调整转盘将运载装置的高度调整到钮扣卡头的高度。
发明内容
在上面所说的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中,仅仅由高度调整转盘确定缝纫加工过程中的颈部高度位置,而在缠绕加工过程,由高度调整转盘和调整螺钉决定缠绕操作的缠绕高度。因此,缠绕高度的变化需要在转动调整螺钉的同时,还要调整高度调整转盘,以致不能改变颈部高度,由此导致操作复杂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株式会社,未经重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3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
- 下一篇:具有其上放置有显示装置的主体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