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氢氧化铟用于生产碱性电池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33675.7 | 申请日: | 200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5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金伯陶;祁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公高能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08;H01M4/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森林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氢氧化 用于 生产 碱性 电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将纳米材料用于生产碱性电池的工艺。
背景技术
碱性电池自在我国开始生产和使用以来,其电池的负极材料-锌膏的生产中,都是在其内加入其它材料(如氢氧化铟)作为添加剂,这样导致电池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电池电位差受颗粒度限制,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粒子运行速度过慢,放电能量受到一定限制。其次是由于大颗粒度材料的析气量效果较差,导致电池防漏性差,贮存时间短。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电池使用和贮存的关键问题。因此,要提高碱性电池综合性能和贮存时间,必须从根本上改用超细微粒的高新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碱性电池的生产工艺中,从而提高碱性电池的综合性能和贮存时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在制作负极材料锌膏时,其内加入的添加剂为纳米氢氧化铟。
上述含有纳米氢氧化铟的锌膏中,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锌粉67.65-67.70%,纳米氢氧化铟0.035-0.045%,粘结剂0.65-0.70%,电解液31.5-32%。
上述的锌膏在制作时,首先将锌粉搅拌2-4分钟,然后加入纳米氢氧化铟搅拌4-6分钟,再加入粘结剂搅拌1 5-25分钟,最后加入电解液,贮存0.5-2.5小时即成为锌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超细微粒的纳米材料—纳米氢氧化铟,使其锌膏粒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有效地改善了锌膏粒子的活性能,并使其在电化学反应中更充分,电池放电性能稳定,充分,产品贮存中自放电损失减少,贮存期延长,综合性能得以提高。经对电池的运行性能和贮存时间的检测,其结果如下:1、化学分析结果 单位: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公高能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公高能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3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端输出的光纤衰减器
- 下一篇:自动眼保健操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