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对无极限无耗能循环加速器无效
申请号: | 01134538.1 | 申请日: | 2001-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4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限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限同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对 极限 耗能 循环 加速器 | ||
1、相对无极限无耗能循环加速器,利用磁管中的组合磁体的与之作用力制成,其技术特征在于:
(一)规格相同的磁管围成一周,彼此无间隙[1],规格相同的组合磁体置于其中以产生动力[2];
(二)设当每个组合磁体穿越相邻的两个磁管的相接处时,受动力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之大小相同的运动区域为“无作功区”;设磁管中除去无作功区的部分为“动力作功区”;每个磁管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
(三)所有的动力作功区之长度都相等且等于无作功区,一个动力作功区及无作功区组成一个单位;每个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都各自分成m等份[3];
(四)每个单位中放置两个组合磁体,作为一组(动力作功区、无作功区各一个);第一单位,两个区域的组合磁体皆放到各自区间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第二单位,一组组合磁体皆放到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依此类推[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可以在动力作功区不小于一半比重(其长度不小于无作功区)的前提下,结合考虑管中磁力线从侧端管口挤出之情况[4],适度增大磁管的个别长度(即增大动力作功区的比重);此种情况,等份可依据(动力作功区之长度+无作功区之长度)/2m来划分,保证每组的两个组合磁体之间存在m-1个等份,每相邻两组的组合磁体之间存在m个等份。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一周需要磁管(2m+1)×K个,旋转环上需要磁体组2m×K个(K为正整数)—[5]。
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比较权利要求3,或者一周需要磁管m+1个,磁体组m个[6];并需在旋转环上固定重力平衡杆(在第一组组合磁体与第m组组合磁体所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标准为:当旋转轴与角平分线同时与重力方向垂直时,此重力平衡杆恰能保证旋转环的静止)—[6]。
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1、2、4所述,本发明可以配合使用此种方案——将n个规格相同的旋转环固定于同一个旋转轴上,保证每相邻的两个旋转环,它们与各自相作用的磁管的位置关系,彼此相差1/n个等份。
6、按照权利要求l、2、3、5或1、2、4、5所述,本发明的另一简易方案为:在闭合的环状磁管中另置(2m+1)×K或m+1个弧度与其相似的磁管(管口不向内弯曲);内部的相邻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各自的长度,动力作功区位于相邻的两个内部磁管之间,内部磁管皆位于各自的无作功区的中部位置[7];采用此种方法,动力作功区与无作功区之长度相等;其它方面,按前述要求;
采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将其改进成:
I、作为闭合的环状磁体的磁管壁是由静止壁、旋转壁两部分组成,有(2m+1)×K或m+1个内部磁力线与磁管壁内磁力线弧度相似的磁体固定于静止壁上,相应的组合磁体于磁管内安置于旋转壁上与之相作用[8];两种作用磁体之横剖面,在形状上是交叉互补,运动至同一处时即可充满所占据的管内空间[9];
II、固定于静止壁上的磁体之间,旋转壁上的组合磁体之间,在避免相互产生摩擦的前提下各自充以非导磁物体以增大其牢固性;于是可换一方式说明:此发明产生动力的环节是由半交叉状的静止体、旋转体两部分组成;静止体包括静止壁、非导磁物体及安置于非导磁物体中的(2m+1)×K或m+1个具有相应特征的磁体,旋转体是由旋转壁、非导磁物体以及固定于其中的组合磁体构成[10];
III、或者把两种作用磁体的位置相调换,即组合磁体固定于静止体中,另一种磁体安置在旋转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限同,未经吴限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4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燃料箱的树脂复膜的薄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船用多功能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