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载体表面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34722.8 | 申请日: | 200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聂祚仁;陈颖;周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C25D11/02;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大思海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燕慧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载体 表面 预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载体表面预处理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由于采用金属载体可以减小净化器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阻力,并同时提高净化器对尾气的净化效果,延长净化器的使用寿命。目前在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金属载体研究已成为净化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金属载体的研究中,必须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高金属载体本身的高温抗氧化性能;(2)用于催化剂活性组分担载的活性氧化铝层在金属载体上的形成;(3)活性氧化铝层的热稳定性;(4)催化剂的担载方法。目前国内外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和(3)上,对(2)和(4)两个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金属载体表面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以实现金属载体表面催化剂的担载。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载体表面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箔材进行阳极氧化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过渡层,电解液为2~8%(重量百分比)的草酸,氧化电压8~12V,氧化时间5~120s。
选用5%(重量百分比)的草酸为最佳。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例1:用800#SiC砂纸对合金箔材进行表面磨光,然后用丙酮对起表面进行清洗处理,采用2%草酸为电解液,氧化电压为12V,氧化时间为120s。氧化后的箔材经清洗干燥后,将其浸入Al(OH)3胶体溶液中,观察Al(OH)3胶体溶液对氧化膜的浸润性和凝固后的Al(OH)3胶体与氧化膜的结合情况,以对阳极氧化膜的好坏进行判断。实验结果见表1
例2-例21的步骤同上,反应条件及实验结果见表1。
当草酸浓度在8%以上时,用作阳极氧化的电解液酸性过高,Al(OH)3胶体溶液对氧化膜的浸润性逐渐变差,浸渍凝固后的Al(OH)3胶体与氧化箔材表面发生了较大的开裂,说明其结合性变差。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8%的草酸作电解液,阳极氧化电压为8~12V,氧化时间为5~120s的阳极氧化工艺,Al(OH)3胶体溶液对氧化膜完全浸润,浸渍凝固后的Al(OH)3胶体与氧化箔材结合较好。
表1草酸阳极氧化及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4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