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停电电源装置、变换装置以及并联工作型变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36103.4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4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花冈裕之;永井正彦;柳沢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7/00;H02M7/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电 电源 装置 变换 以及 并联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停电电源装置和并联工作型无停电电源装置以及变换装置和并联工作型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无停电电源装置,即在所谓的通常变换方式的无停电电源装置中,商用电源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是将通过把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所获得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来输出给负载,当商用电源停电时,把来自蓄电池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之后输出给负载。而且,该无停电电源装置包括:电力变换用的变换电路;包含用于产生PWM控制信号的PWM控制信号发生部件的变换电路控制装置;所述PWM控制信号用于:对构成该变换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进行PWM控制,一面调整输出电力一面使变换电路输出与商用电力同步的交流电力。当需要大容量时,并联连接多台该种无停电电源装置进行工作。不仅是无停电电源装置,还可以使马达等驱动用变换器并联工作。在并联多台变换器进行工作时,如果一台变换器的负载分担率极端地增大,则有可能损坏变换器。而且,由于安全电路工作,还会产生不能继续进行并联工作的问题。
而且,当使多台无停电电源装置并联工作时,如各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中存在振幅差,就会产生作为无效电流的侧洗流电流。而且,如输出电流中存在相位差,就会产生作为有效电流的侧洗流电流。为此,以往的所采用方法有:从各无停电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中抽出有效电流成分和无效电流成分,按照无效电流的变化使输出电压的振幅发生变化,而按照有效电流的变化使输出电压的相位发生变化,据此,就能使各无停电电源装置公平地分担电力。而且,以往的所采用方法还有:检测输出给负载的多台无停电电源装置的合计电流,与各台无停电电源装置的电流值进行比较,通过进行控制,使该电流值为多台无停电电源装置的平均值,这样就能公平地向各无停电电源装置提供电力。
而且,在特公平6-40704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即,通过把对输出电压和正弦波基准信号的差进行放大的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经PWM驱动电路输出到所控制的多台变换器,来使多台变换器并联工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设有使变换器输出电流的检测信号与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或输出进行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的部件。而且,当降低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时,在把输出电流的检测信号加到来自正弦波发生电路的正弦波信号上之后,与输出电压检测信号同时提供给差动放大电路,当提高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时,把加有电流检测信号以及电压检测信号的信号和来自正弦波发生电路的信号提供给误差放大电路。据此,对变换器相互之间的侧洗流进行控制。利用这种方法,不用考虑其他变换器的输出,自己就能独立地对侧洗流进行控制。
但是,如果使用以上所述的并联连接多台所述无停电电源装置来进行工作的现有技术,则必须根据其他无停电电源装置的输出来使各无停电电源装置进行工作,因此就要另外设置使各无停电电源装置相互联系的电路,从而存在着单纯靠并联连接多台所述无停电电源装置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即使使用特公平6-40704号公报所示的技术也只能是控制侧洗流,并不能解决会使一台变换器的负载分担极端地增大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用一面观察其他无停电电源装置的工作状态一面使各无停电电源装置进行工作,也能防止使一台无停电电源装置的负载分担极端增大的并联工作型无停电电源装置以及能用于该装置的无停电电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用一面观察其他并联工作型变换装置的工作状态一面使各变换装置进行工作,也能防止使一台变换器的负载分担极端增大的并联工作型变换装置以及能用于该装置的变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洋电气株式会社,未经山洋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6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意角、线段一次性多分方法及专用器
- 下一篇:省电型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