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筒条筒底盘的高度调整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36708.3 | 申请日: | 200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5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A·克里格勒;F·费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D01H9/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筒条筒 底盘 高度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筒条筒底盘的高度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纺纱筒位于在纺织机出口的装填位置上以便装填纤维条,其中条筒底盘在开始装填前通过第一加载机构从下条筒底盘位置进入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并且在装填条筒时移入或可移入所述的下条筒底盘位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业中,这样的方法和装置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为人所知。在宽幅加工的且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纺纱筒中,纺纱筒侧壁围绕着至少一根被设计成第一加载机构的螺旋弹簧,该弹簧从下方压在条筒底盘上。在空条筒状态下,条筒底盘理想地被抬向其上条筒边缘。在给条筒装填纺织材料时,条筒底盘通过填充材料重量而逐步下降。还知道了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纺纱筒,其中至少两根螺旋弹簧并列设置在条筒纵向上。为了在水平方向上稳定条筒底盘,通常在这种纺纱筒中设置了伸缩夹钳或交叉格栏装置。
在这种已知装置中的一个缺点就是,弹簧在纺纱筒中随着时间推移而疲劳,从而条筒底盘在空条筒状态下不再足够高地升到其上装填位置中。如果纺纱筒如被用在牵伸装置出口处,则喂入纤维条的机器部分距离条筒底盘的距离太大。因而,不再有秩序地喂入纤维条端,而是纤维条端杂乱无章地在条筒底盘上滑动。在这些弹簧中,公差造成了类似结果,必须比较精确地选择所述弹簧的材料、长度和弹性常数,以便精确地对条筒底盘施加力,从而在开始装填前将其精确地定位在上条筒边缘上。
在所有的上述情况下,在开始装填前喂入的纤维条具有比较差的质量,这是因为在喂条的机器部分(在牵伸机构的情况下,它是转盘中的条子槽)与条筒底盘之间没有足够大的摩擦接触。在纺纱筒总在增大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上述问题变得更尖锐了,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始被喂入到纺纱筒前装填了较多的质量不够好的材料。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上述负面影响,转盘和纺纱筒通常在开始喂料前缓慢地加载。在这种情况下,纺织机的生产率降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此改进上述类型的方法或装置,即在装填过程开始时,即在纺织机起动时,与第一加载机构的位置或状态无关地在每个所用的纺纱筒中改善条子质量。
在上述类型的方法中,如此完成了上述任务,即在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中的条筒底盘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通过第二加载机构从所述的较高的条筒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此外,在上述类型的装置中,如此完成了上述任务,即设置了第二加载机构,以便在开始装填前或在装填初始阶段内使位于装填位置上的条筒中的条筒底盘从较高的条筒底盘位置移入一个上装填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是在于,条筒底盘可以在开始堆料前借助第二加载机构被带入一个最佳的位置。如果使用了将弹簧用作第一加载机构的条筒,则可以消除弹簧疲劳和由此出现的不理想的条筒底盘高度位置以及弹簧公差波动。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开始堆纱时使堆放在条筒底盘上的纤维条和转盘之间的摩擦接触达到最佳。避免了纤维条端杂乱无章地滑动并进而改善了纤维条段的质量。因此,纺织机也可以被更快速地投入到高速生产节奏中,从而不仅导致了更好的条子质量,而且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
总的来说,本发明可以被用于所有可行的纺纱筒类型,尤其是被用于圆形条筒以及矩形条筒。同样地,本发明可以被用在具有牵伸机构的且尤其是并条机和梳棉机的不同的纺纱机中。
本发明的主要应用在于,借助第二加载机构把条筒底盘抬入上装填位置中。如上所述,这尤其是用在设有疲劳弹簧时,以便获得足够高的条筒底盘与堆放纤维条的摩擦接触。不过,当条筒底盘因弹簧太强而被压出条筒外太多时,也可以有利地采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条筒底盘按照本发明地也可以降低到最佳高度。
本发明也可以被用在这样的纺织机中,其中条筒底盘利用一个作为第一加载机构的外升降装置而升降。在这种情况下,升降装置例如作用在两个设置于条筒底盘端侧上的且穿过条筒壁突出的凸肩上。或者,条筒底盘不接触地借助一个磁场被抬起。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加载机构,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也可以获得条筒底盘的精密定位。
最好将第二加载机构设计成是可移动的,尤其是可垂直移动的。这样一来,第二加载机构可以移向条筒底盘的任何位置,而它在所述位置上将离开第一加载机构。随后,条筒底盘可以通过第二加载机构的移动而进入上装填位置。例如,也可以有利地采用第二加载机构的水平可移性,以便使它靠近条筒或条筒底盘。将第二加载机构的水平可移性和垂直可移性组合起来,这也是有利的。
由第二加载机构传递的附加力最好是磁性的、机械的和/或气动的。在这里,可以采用许多中变形方案来获得附加力。当节省空间并高效地形成了对应的加载机构时,这是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未经吕特·英格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6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