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盒以及适合于该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36914.0 | 申请日: | 200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6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情野健朗;小泉义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以及 适合于 喷墨 记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述喷墨记录设备,该喷墨记录设备从可装卸的墨容器向打印头供墨,从打印头向打印媒体喷射墨滴进行打印。本发明还涉及适合于该记录设备的墨盒。
背景技术
从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第207349/1997号文献可知,从供墨部向喷墨打印头,供给安装在滑架上的墨盒中的墨的记录设备用的墨盒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大气连通部与供墨部均通过密封部件密封,保证使用前的墨的除气度,在使用时,通过销等打开大气连通部的密封部件,通过连接销等,将供墨部与打印头连接。
发明内容
伴随计算机的小型化,人们希望形成薄型的喷墨记录设备,与其它的装置,例如扫描仪与计算机以叠置方式设置。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人们希望可以从记录设备的前面装卸墨盒,即可进行前面装载。
在对上述的墨盒进行前面装载时,可通过使墨盒倾斜90度,使供墨口沿水平方向进退的方式实现装卸,但是墨盒处于竖立状态,存在装卸操作不稳定的问题。不仅如此,与供墨口相对的面,即形成于盖上的大气连通口,曝露出容器内部的墨,其结果是,因温度变化等原因而存在使墨泄漏的危险。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从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第68770/1995号文献可知,有人提出一种墨盒,其中在墨容器的侧面形成供墨口,该墨盒可通过水平方向的进退,装卸于记录设备上。
但是,存在连接墨容器与打印头的墨通路加长、滑架的面积或容积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滑架的整体尺寸增加,可进行前面装卸的墨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上述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
为了实现这样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在该墨盒中,在形成接纳墨的至少一个墨接纳室的容器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供墨口,该供墨口与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头连通,进行供墨,该墨盒包括供墨通路,该供墨通路与上述容器底部保持一定间距,并且按照位于上述底部的区域内的方式与上述底部平行地延伸;所述供墨口在上述供墨通路的前端形成开口面,与和上述打印头连通的墨引导部件连接,并且与上述底部垂直,位于上述底部的底面区域,当上述供墨口插入上述墨引导部件时,由形成于记录设备上的突起进行导向。
由于按照供墨通路与墨盒的底面平行的方式形成墨盒的供墨口,故可缩短到打印头的墨通路,可抑制滑架的面积或容积的增加。另外,由于墨通路的附近由记录设备的突起进行导向,故墨通路可靠地与墨引导部件连接。
本发明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了下面几件日本申请的主题内容,参考其全文合并而成。
2000-392936(2000年12月25日提交)
2001-016900(2001年01月25日提交)
2001-384819(2001年12月18日提交)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为表示本发明的墨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a),图2(b)分别为以内外的结构,表示安装于上述墨盒上的存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上述墨盒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适合采用上述墨盒的喷墨记录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上述喷墨记录设备的滑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a),图6(b)分别为表示在安装墨盒的过程中,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以及可向打印头供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a),图7(b)分别为表示滑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在安装墨盒的过程中,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以及可向打印头供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a),图8(b)分别为表示滑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在安装墨盒的过程中,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以及可向打印头供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墨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适合上述墨盒的滑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1(a),图11(b)分别为表示滑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在安装墨盒的过程中,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以及可向打印头供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墨盒,以及滑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墨盒,以及滑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墨盒,以及滑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6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锌电镀高强度钢板
- 下一篇:测量电池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