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L元件无效
申请号: | 01137876.X | 申请日: | 200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邊功二;近久陽介;西岡直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0 | 分类号: | H05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l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和操作部的照明等的EL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中,其显示部和操作部等的照明多使用EL元件。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这样的已有的涂布型EL元件加以说明。
图2是已有的EL元件的剖面图。已有的EL元件由聚乙烯对酞酸酯、即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的透明绝缘膜1、在绝缘膜1的整个上表面上以溅射法或电子束法形成的透光性电极层2、或印刷将氧化铟锡等分散的透明合成树脂形成的透光性的电极层2、使作为发光的基体的硫化锌等荧光体4分散于合成树脂粘合剂(binder)3形成的发光体层5、在合成树脂粘合剂中分散钛酸钡等的电介质层6、在电介质层6上形成的银或碳系树脂的背面电极层7、以及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形成的绝缘层8构成。发光体层5、电介质层6、背面电极层7以及绝缘层8依序重叠于透光性电极层2上。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将EL以及安装于电子设备上,从电子设备的电路(未图示)将交流电压施加于透光性电极层2和背面电极层7之间,发光体层5的荧光体4就发光,使此光线从背面照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或LCD等。
又,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在高湿度环境中使LE元件发光时,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和施加的电压,发光体的合成树脂粘合剂3内发生合成树脂粘合剂3碳化的所谓黑点,妨碍光线照射。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情况,在硫化锌等荧光体4上通常施加氧化铝或氧化钛、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或氮化铝等构成的防湿被覆膜4A。
但是,如图3(a)的部分剖面图所示,在荧光体4上被覆防湿被覆膜4A时,一旦有许多荧光体4凝集,在该凝集边界部9存在没有覆盖防湿被覆膜4A的情况。或如图3(b)所示,在将荧光体4和合成树脂粘合剂3混合于溶剂中的状态下进行搅拌时,由于荧光体4之间的相互冲突,存在防湿被覆膜4A发生剥离,露出荧光体4的情况。由于这些情况,引起在高湿度的情况下从荧光体4溶出金属离子,发光体层5的绝缘性能劣化,黑点容易发生的问题。
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本发明人在日本专利申请2000-196109号提出了在发光体层5内分散阳离子交换剂,用发光体层内的阳离子交换剂捕捉在高湿度的情况下从荧光体溶出的离子的方法。借助于此,即使使用防湿被覆膜覆盖不充分的荧光体,也能够在高湿度的情况下维持发光体层的绝缘性能,提供不容易发生黑点的EL。
但是在上述改良的EL元件中,虽然便携式电话等施加数伏特到十余伏特电压的通常的电子设备上使用的情况下不存在问题,但是在施加数十伏特或100伏特等电压,以高辉度长时间点亮的情况下,虽然在不点亮时看不见,但是存在着在点亮时容易发生部分地方有比周围暗的所谓暗点的情况。这种现象特别是在采用以溅射法形成透光性电极层,荧光体的防湿覆盖不充分的材料的情况下更加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样的存在问题,提供能够防止黑点的发生,而且暗点不容易发生的,能够得到良好光照的EL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EL元件由透光性基板、形成于基板上的透光性电极层、包含阳离子交换剂的发光体层、电介质层以及背面电极层构成,在透光性电极层与发光体层之间,具有与构成发光体层的合成树脂粘合剂不相溶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电介质绝缘层。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黑点,而且暗点也不容易发生的,具有良好的光照射特性的EL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EL元件的剖面图。
图2是已有的EL元件的剖面图。
图3是已有的荧光体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形态
下面利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对于与在已有技术部分说明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EL元件的剖面图。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EL元件以聚乙烯对酞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聚酰亚胺(polyimide)等透光性绝缘膜1、在绝缘膜1的整个上表面上以溅射法或电子束法形成的,氧化铟锡构成的透光性电极层2、使作为发光的基体的硫化锌等荧光体4分散于氟橡胶等合成树脂粘合剂3形成的发光体层11作为基本结构要素。
在荧光体4上施加氧化铝或氧化钛、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或氮化铝等防湿被覆膜4A,同时在发光体层11内添加荧光体4,分散锑酸或磷酸盐、硅酸盐、沸石等阳离子交换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7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