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设备、图象显示装置以及颜色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37907.3 | 申请日: | 200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大内敏;今长谷太郎;甲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18 | 分类号: | G02B27/18;G02B27/28;G02F1/133;H04N9/3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设备 图象 显示装置 以及 颜色 切换 方法 | ||
1.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射出光束用的光源单元,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的光束中获取出作为偏振光束S和偏振光束P中的一种偏振光束用的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对由所述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出射光束的波长频率带域按电子方式实施周期性切换用的光学特性切换元件,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光束生成响应图象信号的光学图象用的、作为光阀组件的图象显示元件,将光束照射至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用的照射组件,以及对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实施投射用的投射组件,而且将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入射至所述投射组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光路变换元件,而且所述照射组件由偏振光束分解元件构成,所述图象显示元件由反射型图象显示元件构成,由所述光源单元至所述投射组件间的光路呈U字型。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呈通过电压对光束衍射实施控制的构成形式,并配置在所述光路中,所述照射组件由偏振光束分解元件构成,所述图象显示元件由反射型图象显示元件构成。
4.一种投射型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射出光束用的光源单元,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的光束中获取出作为偏振光束S和偏振光束P中的一种偏振光束用的偏振光束分解元件,对由所述偏振光束分解元件出射光束的波长频率带域按电子方式实施周期性切换用的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全反射镜棱镜,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光束生成响应图象信号的光学图象用的反射式微型反射镜型图象显示元件,以及投射透镜,而且由所述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处依次出射的、呈若干种颜色的光束由所述全反射镜棱镜实施反射处理后,入射至所述反射式微型反射镜型图象显示元件,反射光束中的允许通过光束(ON光束)透射过所述全反射镜棱镜并入射至所述投射透镜处。
5.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射出光束用的光源单元,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的光束中获取出作为偏振光束S和偏振光束P中的一种偏振光束用的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对由所述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出射光束的波长频率带域按电子方式实施周期性切换用的光学特性切换元件,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光束生成响应图象信号的光学图象用的、作为光阀组件的图象显示元件,由若干个透镜构成的成象光学系统,以及对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实施投射用的投射组件,而且由所述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处依次出射的、呈若干种颜色的光束通过所述成象光学系统照射在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所述成象光学系统使与所述光学特性切换元件相关的图象成象在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并且将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入射至所述投射组件处。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可同时出射出呈若干种颜色的光束,并将其照射在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的不同区域处,所述若干个光束依次移动至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的不同区域处。
7.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射出光束用的光源单元,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的光束中获取出作为偏振光束S和偏振光束P中的一种偏振光束用的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对由所述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出射光束的波长频率带域按电子方式实施周期性切换用的反射型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全反射镜棱镜,由所述光源单元出射光束生成响应图象信号的光学图象用的、作为光阀组件的图象显示元件,由若干个透镜构成的成象光学系统,以及对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实施投射用的投射组件,而且由所述偏振光束变换组件出射的光束通过所述全反射镜棱镜实施反射,入射至反射型光学特性切换元件处,所述反射光束透射过所述全反射镜棱镜,通过成象光学系统入射在所述图象显示元件上,由所述图象显示元件出射的光束入射至所述投射组件处。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象光学系统中包含有非球面型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79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