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38024.1 | 申请日: | 200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5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祥圣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城市 污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住宅小区、办公楼、学校、宾馆、医院、休闲场所以及偏远的集镇的生活污水处理。
目前对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一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该种方法虽能使污水达标排放,但投资大,运转费用高,需要长距离的输送管道;二是无动力生化处理,该种方法由于氧化池内所需要的氧气不足,常需加大氧化池的容积,虽运转费用小,但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较差,难以达标。三是增氧生化处理,该种方法为提高处理效率,进行动力供氧,虽处理后的水质较好,但是动力供氧能耗较高,运转和维护费用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更趋合理的节能型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投资少,运转费用低,不占地表面积,运行时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节能型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
A:初沉由管道输送的生活污水流入初沉池,初沉池内设置有格栅筛网,污水在初沉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为1.5~2.5小时,初沉池顶部置排气管,污水由初沉池自流入调节池;
B:调节由上述A工序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和沉淀,污水在调节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2.5~3.5小时,调节池顶部置有排气管;
C:水解酸化由上述B工序的污水流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置有填料,污水中的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附着在填料上生长,并吸附着水中的污染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10~14小时,水解酸化池的顶部置有排气管;
D:接触氧化由上述C工序的污水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内置有填料,同时利用太阳能发电和自然风力发电供氧装置供氧,使好氧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长,降解有机物,污水在接触氧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4~6小时,池的顶部置有排气管;
E:二次沉淀经D工序的污水流入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底为倾斜式,将污水中的老化脱落的生物膜沉淀下来,部分污泥回流入接触氧化池,污水在二次沉淀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1.5~2小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2m3/m2·H,池顶部置有排气管。
为便于污泥的清理,上述水解酸化池中央置有中心桶。
上述初沉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顶部的排气管道相联通并引至楼顶,排放废气。
上述初沉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均置于地面下。
上述太阳能发电和自然风力发电供氧装置,由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机、稳压器、蓄电瓶、报警监控器、气压自控器、直流空气泵组成。
上述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为弹性填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太阳能发电和自然风力发电供氧,节约能源,降低运转费用。
2、初沉池、调节均质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均置于地面下,不占地表面积,运行时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采用调节池对污水进行均质和沉淀,减少后道工序的冲击负荷。
4、该工艺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投资少,处理后的水质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的一级排放标准。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图1中太阳能发电和自然风力发电供氧装置框图。
由图1、图2所示,一种节能型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
A:初沉由管道输送的生活污水流入初沉池,初沉池内设置有格栅筛网,将粗大颗粒和悬浮物截留,污水在初沉池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为1.5~2.5小时,池顶部置有排气管,污水由初沉池自流入调节均质池;
B:调节由上述A工序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和沉淀,以减少后道工序的冲击负荷,污水在调节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2.5~3.5小时,池顶部置有排气管;
C:水解酸化由上述B工序的污水流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置有弹性填料,污水中的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附着在填料上生长,并吸附着水中的污染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使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部分降低水中的COD,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能,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10~14小时,为排出降解时产生的甲烷气,在池的顶部置有排气管,为便于污泥的清理,上述水解酸化池中央置有中心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祥圣,未经徐祥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8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顾客或旅客包房用姓氏标牌
- 下一篇:电解质脉冲法测量水流流速和泥沙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