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铰链及包括制动铰链的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40619.4 | 申请日: | 200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村山友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H05K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宪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铰链 包括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一面板连接到例如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制动铰链。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电脑”)中的制动铰链和包括这种制动铰链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包括一个主壳体、一个键盘和一个显示器壳体。主壳体中包含各种部件。键盘设置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上。显示器壳体连接到主壳体的后侧。显示器壳体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并一体地含有反相器。在LCD上覆有屏蔽部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主壳体和显示器壳体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有两个制动铰链。一个制动铰链位于主壳体的左侧附近,另一个位于主壳体的右侧附近。两个制动铰链之间的空间装有一个副LCD(sub-LCD)和扬声器。
一个导线束将均一体包含在显示器壳体中的LCD和反相器电连接到集成在主壳体中的部件。该导线束穿过其中一个形似空心圆柱的制动铰链。该导线束在一端连接到主壳体中的部件,在另一端连接到LCD和反相器。
所述导线束从该制动铰链的两端伸出。如果该制动铰链接近笔记本电脑的一侧,导线束的一个端部就会从该侧凸出。制动铰链需要设置在笔记本电脑两侧之间的中点附近。
如果其中一个制动铰链设置在中点附近,铰链之间的空间就太小了,不足以设置所述副LCD和扬声器。为了增大这个容纳副LCD和扬声器的空间,笔记本电脑必须加宽。
也就是说,包括传统的制动铰链的任何笔记本电脑都只具有很低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前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铰链,有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尺寸,增加电子设备的设计自由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样的制动铰链的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设计了本发明的一种制动铰链来连接两个壳体,其中一个壳体可相对于另一个壳体旋转,该制动铰链并向所述壳体施加一个预定的扭矩。该制动铰链包括:在该制动铰链一端设置的一个第一导线束引导通道;在该制动铰链的中间部分设置的一个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和一个形似中空圆柱体,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的扭矩发生部分。所述扭矩发生部分保持一个导线束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导线束引导通道将所述导线束的一个端部引导进其中一个壳体;所述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将所述导线束的另一个端部引导进另一个壳体。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内含部件的主壳体和一个显示器壳体,后者容纳一个显示器部分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主壳体。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制动铰链和一个导线束。所述制动铰链连接所述主壳体和所述显示器壳体并向它们施加一个预定的扭矩。该制动铰链包括设置在该制动铰链一端的一个第一导线束引导通道,设置在该制动铰链的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和一个形似中空圆柱体,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的扭矩发生部分。所述导线束电连接所述显示器部分和所述部件。导线束包括一个被保持在制动铰链的扭矩发生部分中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导线束引导通道将所述导线束的一个端部引导进其中一个壳体。所述第二导线束引导通道将所述导线束的另一个端部引导进另一个壳体。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得到阐述,部分内容从下述说明中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了解到。利用下面具体指出的各种手段及其组合,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获取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合并到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面给出的概括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制动铰链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透视图,该图示出的显示器壳体位于打开位置;
图2是该电子设备的透视图,示出的显示器壳体位于闭合位置;
图3是该电子设备的透视图,其中,壳盖部件和屏蔽部件分别从主壳体和显示器壳体移开了;
图4是该电子设备的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将设置在主壳体中的部件连接到设置在显示器壳体中的部件的导线束;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动铰链的透视图;
图6是该电子设备的示于图4中的那部分的细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0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敷器及其配套容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