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座椅无效
申请号: | 01140846.4 | 申请日: | 200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4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阿仓秀范;石川健司;佐佐木和弘;山本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儿童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将儿童安全地保持在该座椅上的冲击防护装置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第2-169336号公布了一种包括靠背111和椅垫121的儿童座椅。如图5所示,儿童座椅110包括保护座椅上儿童腹部的冲击防护装置120。冲击防护装置120通过三点连接式车辆座椅安全带140紧固在车辆座椅上。
冲击防护装置120只是联接在车辆座椅安全带140上。因此,当车座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装置)对车辆座椅安全带14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时,冲击防护装置120的一端可能会被向上抬起。尤其是当冲击防护装置是由自动锁紧收紧器(ALR)类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时,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稳定的冲击防护装置的改进儿童座椅。
根据本发明,代表性的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主体和冲击防护装置。冲击防护装置设置于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的对面。冲击防护装置连同儿童座椅主体的运动受到将冲击防护装置联接在座椅主体上的联接件的限制。通过对冲击防护装置运动的限制,即使有向上的力作用在车辆座椅安全带上,冲击防护装置也不会被抬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儿童座椅结构的斜视图;
图2为图1中儿童座椅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2中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显示了用作婴儿推车的儿童座椅的轮廓;
图5显示了普通儿童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代表性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主体和冲击防护装置。冲击防护装置设置于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的对面。儿童座椅主体通过将车辆座椅安全带联接在冲击防护装置上而紧固在车辆座椅上。冲击防护装置连同儿童座椅主体的运动受到将冲击防护装置联接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联接件的限制。因此,即使有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收紧力作用在冲击防护装置上,冲击防护装置也不会突然移至意外的位置。
儿童座椅主体最好设有与其相连的作为联接件的防护架。该防护架可绕防护架和儿童座椅主体之间的连接点从冲击防护装置的使用位置进行转动。冲击防护装置可通过防护架与冲击防护装置的安装部分接合而固定在防护架上。在固定在防护架上时,冲击防护装置可通过防护架进行转动。
所述安装部分最好由放置防护架的凹腔形成。另外,防护架和冲击防护装置最好靠接合件连接起来。
另外,当冲击防护装置和防护架一起转动时,冲击防护装置最好和坐在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保持隔开状态,这样,儿童座椅上的儿童会更安全。而且,可将儿童座椅主体部分安装在底座部分,从而可用作婴儿推车。在该婴儿推车的使用中,当儿童座椅主体部分装在底座部分上时,防护架即形成婴儿推车的扶手。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加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代表性儿童座椅10包括儿童座椅主体11和冲击防护装置20。冲击防护装置20通过防护架17连在儿童座椅主体11上。冲击防护装置20可连在防护架17上或从其上拆下。
儿童座椅主体11包括座架12和网兜30。网兜30伸展在座架12所包围的空间。座架12包括座垫12a、靠背12b、侧架13、后架14、座垫架15和头枕16。儿童座椅主体11的左右两侧都设有由金属管材制成的侧架13。后架14也由金属管材制成。后架14连接左右两侧的侧架13。后架14形成了儿童座椅主体11的后支架部分。座垫架15位于侧架13的低端之间。座垫架15形成了儿童座椅主体11的前支架部分。头枕16设在两个侧架13的上部之间。
后架14弯曲成U形。后架14左端和右端的上部利用铆钉连在左右侧架13上。座垫架15由聚丙烯之类的硬树脂模制而成。座垫架15位于座垫12a的前上表面处。侧架13的低端插在座垫12a的上表面的两侧。座垫架15的中间部分15a的横截面为U形。在座垫架15的表面设有椅垫座套18。座套18包住座垫架15的上部。座套18包括泡沫材料制成的垫片和用织物表面盖在垫片上的椅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0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