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汉语输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41224.0 | 申请日: | 200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汉语 输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有限个数的键输入汉语的汉语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汉语的输入方法,众所周知的是将汉语的音节用汉语拼音输入后转换为汉字的方法。汉语中的汉字都是1个音节构成的,各音节利用拉丁字母的1~6个字母表示。因此,使用与拉丁字母的26个字母对应的26个键时,1个音节的输入必须敲击1~6次。
汉语的音韵包含声调这样的元素。在标准汉语的基本声调中,有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4种。以下,当简单地标记为“音节”时,不包含声调的元素。将声调的元素包含在音节中时,就标记为“带声调音节”。向汉字的转换,有根据“音节”进行的情况和根据“带声调音节”进行的情况。
汉语的音节分为作为辅音部分的声母和作为元音部分的韵母。但是,在韵母中,如果在元音之前有半元音,则在韵母中也包含该半元音,如果在元音之后有辅音,则在韵母中也包含该辅音。因此,通过各敲击1次键输入这些声母和韵母,共计敲击2次键决定音节的方法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在该输入方法中,声母和韵母的输入,需要具有30个左右的键的键盘。
除了上述那样利用具有大量键的键盘的输入方法外,也开发了利用数字键等10个左右的键输入汉语的方法。这是为了适应用近年来普及的便携式电话输入汉语的需要而开发的。利用数字键的先有的输入方法,为了输入1个文字的汉字,通过第1次击键选择由多个声母构成的声母组,通过第2次击键选择韵母的开头字母,通过第3次击键选择韵母(有时将多个韵母分配给1个键),通过第4次击键以后从属于到此为止所选择的多个声母和多个韵母构成的多个音节的多个汉字中特定用户所希望的1个文字。
但是,按照利用10个左右的键输入汉字的先有的技术,通过3次击键决定不了1个音节,只不过是抽出作为候补的多个音节。因此,与这些音节对应的汉字的个数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因此,用户必须从作为候补的多个汉字中特定所希望的1个文字,使得输入操作很烦杂。
由于标准汉语使用的音节的个数约为400个,所以,也可以考虑对各音节赋予3位数的顺序号码,通过3次敲击10个数字键决定音节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用户必须全部记忆对各音节赋予的顺序号码。因此,赋予顺序号码的方法是不现实的。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通过对有限个数的键的3次敲击来决定汉语的音节并且对用户而言容易理解的汉语输入的汉语输入程序产品、汉语输入装置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汉语输入程序产品采用以下的结构。即,该汉语输入程序具有使电脑执行以下的各步骤的代码段。
这些步骤包括在声母分为多个声母组时提示汉语的各声母组的第1提示步骤;从上述各声母组中特定1个声母组的声母组特定步骤;在汉语的韵母分为多个韵母组时,作为对属于通过上述声母组特定步骤特定的声母组的各声母作成的声韵组,提示包含在该声母和上述各韵母组中的该声母之后可以使用的各韵母组的声韵组的第2提示步骤;从上述各声韵组中特定1个声韵组的声韵组特定步骤;提示包含属于包含在通过上述声韵组特定步骤特定的声韵组中的韵母组的韵母的音节决定用信息的第3提示步骤;和通过从包含在上述音节决定用信息中的各韵母中特定1个韵母,将由特定的韵母和包含在通过上述声韵组特定步骤特定的声韵组中的声母构成的音节决定为输入对象的音节的音节决定步骤。
声母组、声韵组和音节决定用信息可以使用标记汉语的音韵的表音代码串在画面上显示。表音代码串可以是汉语拼音、可以是注音字母或其他。本发明的汉语输入程序可以适用于具有10个左右的键的各种信息机器。例如,该信息机器可以是便携式电话,也可以是PDA(个人数字助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汉语输入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触摸板式的便携式电话的外观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英文数字输入模式的第2显示部的显示例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英文数字输入模式的第2显示部的显示例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汉语输入模式(声母选择)的第2显示部的显示例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普通话的音节一览表的图。
图7是表示汉语输入程序的输入模块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声母表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声韵表的模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1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