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在制备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1142347.1 | 申请日: | 200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5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明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筱丽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6;A61P31/10;A61P17/02;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治疗 皮肤 病菌 外用药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茶的用途,尤其涉及在制备外用药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用茶制成的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
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制成茶叶。由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物质,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人们常用的饮品。另外,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并含有大量鞣酸,所以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另外,现有的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虽有许多,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名称为“一组具有消炎、止痒、抗菌作用的外用浴剂”申请号为95104681.0的发明专利申请,再如名称为“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外用药方”,申请号为95110055.6的另一发明专利申请等等,但它们均不能很好地治疗皮肤病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茶叶的新用途,即在制备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
本发明所述茶叶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茶叶在制备治疗因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茶叶在制备治疗因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感染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膏,其组成为每100克外用药中含有:
茶 0.4-5克, 金霉素 0-3克,
四环素 0-3克, 红霉素 0-3克,
凡士林 余量。
所述的茶为茶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液,其组成为每100毫升外用药中含有:茶 0.4-7克,蓝桉 0.6-14克,甘油 10毫升。
其中,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以叶和果实入药。性味功能:微辛、微苦、平,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中等程度抑菌作用。内服可预防各种炎症,外用可治疗烧、烫伤,脚癣,皮肤消毒等。
所述茶膏的制备方法是:1、将茶叶磨细,过180目筛,得茶粉;2、将茶粉按10%的量加入到医用凡士林中一同加温熔化,使用微火,并控制加热温度为80-105℃,加热时间20-40分钟,自然冷却得10%的茶膏。
所述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是:1、将茶叶磨细,过180目筛,得茶粉;2、将蓝桉的枝、叶、果用水洗净,阴干,磨成粉;3、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53毫升和浓度为95%的医用酒精37毫升中加入0.4-7克茶粉,0.6-14克蓝桉粉,浸泡7-9天;4、提取上清液,残渣压榨,静置2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和上清液,加入10毫升甘油,再加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使之成为100毫升外用药液。
由于本发明提供了茶叶的新用途,即茶叶在制备治疗因真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病菌的外用药中的应用,因此,对男、女外阴部的霉菌有直接杀灭的作用,对脚、手癣,牛皮癣,痔疮,烧烫伤,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外伤感染引起的皮炎等有显著疗效。另本发明还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
以下是茶浸出液的实验结果。所述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是:将12.5克茶粉放入250毫升开水中加热,温度为85-95℃,时间为30分钟,自然冷却后静置4小时30分钟,取出,倒出上清液即可。二、实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筱丽,未经明筱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2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恶劣环境中的东方字词的混合键盘/语音识别技术
- 下一篇:卷绕伞布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