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深筋混合优化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42617.9 | 申请日: | 200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钦;李淑慧;徐峰;刘罡;包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深筋 混合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拉深筋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
(1)应用优化模型和有限元程序设计拉深筋阻力沿凹模口的分布状况;
(2)依据改进的拉深筋阻力模型,应用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设计拉深筋几何类型和实际几何参数,优化模型包括:有限元程序、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设计变量、约束函数、目标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拉深筋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对具体方法作进一步限定:
(1)用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产生设计变量;
(2)有限元程序根据设计变量计算出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值;
(3)由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判断约束函数是否满足条件,目标函数是否已达到最小或最大;
(4)如果约束函数不满足条件或者目标函数值未达到最小或最大,则由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再重新生成新的设计变量值,再重复前述优化计算过程,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包括:网格法、单纯形法、初始单纯形点、反射点、设计变量的可行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拉深筋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对上述的具体方法再作进一步限定:
(1)利用单纯形法产生初始单纯形点、反射点和延伸点;
(2)使单纯形法中生成的初始单纯形点、反射点和延伸点均落在设计变量的可行域内,保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拉深筋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改进的拉深筋阻力模型包括:材料特性、润滑条件、拉深筋的弯曲角、有效弯曲半径、筋压入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26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伤疮药水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带有定时器的点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