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块制造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43602.6 | 申请日: | 200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兴;全荣吉;金正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在兴;全荣吉;金正姬 |
主分类号: | F25C1/14 | 分类号: | F25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李瑞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块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冰块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可以制造出具有理想尺寸冰块的设备,它是通过在配备有快速冷却装置的冷却滚筒外围表面上形成冰层实现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普通冰块制造设备中,一个冷却盘管和一个螺旋状碎冰刀片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垂直滚筒上,滚筒的顶部通常有一个开口。在此设备中,转动的螺旋状刀片从转筒的下部将冰刮下来,并在转筒上将冰排出。在另一种传统的制冰设备中有一个竖直方向的圆柱型冷却转筒,在转筒的内表面上喷水并结成一层冰。一个碎冰刀片可转动地装在圆柱形冷却转筒的内部,将冰层从内表面刮下,获得冰块。
但是,在这些设备中,由于喷到冷却转筒内表面的水会在转筒中流下的过程中结冰,从而造成冰的上面部分薄而下面部分厚。为此原因,当碎冰刀片在刮不同厚度的冰层时,因施加的负荷不同而容易损坏刀片;很难获得尺寸均匀的优质冰块。
为解决此问题,韩国实用新型NO.93-306公开了一种制冰设备,它通过在冷却转筒的外表面形成冰层来制造冰块。在此设备中,冷却转筒101被充分冷却时,电机104使其顺时针驱动,其外表面浸在水槽106中。水被一个控制叶片106a均匀保持在转筒的外表面,然后由于转筒外表面的快速热交换被冷冻成冰层,随着转筒一起转动。然后,骤冷的冰层被移到一个有刮刀片107的位置,刮刀片107将冰层从冷却转筒101外表面刮下形成碎冰块。
但是,现有技术中以此方式构成的制冰设备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每个冷却套管102和冷却盘管103须按预定尺寸制造以便安装在冷却转筒101的内部,并且必须额外配置控制保持在转筒上冰层的厚度的控制叶片106a。另外,由于转动的冷却转筒101通常浸在水槽106的水中,因此水槽106中的水和供给水之间有一个温差。因此,冷却转筒101外表面形成的冰层不均匀。进一步地,因为冷却转筒101的某些部分始终接触水,因此降低了冷却转筒的热效率。另外,由于异常地包含在冷却转筒侧面上的水也会发展成冰块,所以会妨碍整个设备的运行。还有,由于水经常静态地停留在水槽106中而不会流到其他地方,因此外来的杂质很容易混到里面并积聚在水槽106的水中,因此水槽106必须经常清理以保持一个清洁的环境。而且,现有技术中,由于碎冰刀片107以一个预定角度向上引导地安装以便刮下转筒101外表面上的冰层,因此一部分冰块积聚在碎冰刀片107的上表面又冻结起来。这增加了碎冰刀片107的自重,并导致该设备的震动和碎冰刀片107偏移。这种偏移可能会毁坏冷却转筒101的表面也可能损坏碎冰刀片。而且,由于驱动冷却转筒101的链式传递机构需要润滑油,因此如果润滑油混进冰块里,则会带来卫生问题。
为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韩国专利公开号NO.97-59669公开了一种制冰设备,其中供水装置202很好地给转筒201供给所需数量的水,并且提供了清洁的传递装置203,由此可以均匀地将水供到转筒201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优质的冰层,并且使制冰工艺更有效和卫生。
但是,上述制冰设备不能制造理想尺寸的冰块,因为它设置的碎冰刀片205紧贴冷却转筒201。另外,在外包装方面没有考虑到密封,设备可能出现泄漏问题,反过来导致卫生问题,因为制冷剂和油或润滑剂可能会混到冰块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冰块的设备,其中水被均匀地冻结在冷却滚子的表面,并且冷却滚子表面冷冻的冰层的厚度可以由一个厚度调整滚子和一个转动刀具来调节,由此可以获得理想尺寸的冰块。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块制造设备,其中使用了橡胶垫片以实现安装在冷却滚子上的转轴和固定轴的可靠液密封,由此确实防止充入冷却滚子的冷却液通过转动轴泄露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在兴;全荣吉;金正姬,未经李在兴;全荣吉;金正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3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