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部件成本估计方法及系统,成本标准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44048.1 | 申请日: | 200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6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雅之;樱井三千一;荻岛学;三原田哲也;加藤孝明;白鸟宏幸;渡边昌俊;椋木阳一郎;高桥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6F17/60 | 分类号: | G06F17/60;B2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王志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部件 成本 估计 方法 系统 标准 信息 提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成本估计方法及系统,以及成本标准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工业制品制造中,具有零部件加工等专门知识的技术人员对零部件及制造零部件的金属模等制造成本进行估计。
近年,为了估计成本,导入利用计算机的系统,即使不熟悉零部件加工等人也能估计成本。
例如,在特开平7-282142号公报中公开的成本估计方法,是一种使得从提取加工要素到算出估计成本的自动化方法,根据作为估计对象的金属板制品的图面信息,通过预先设定的截面形状数据识别金属板制品的形状,根据识别的金属板制品的截面形状,选择该金属板制品的加工工艺,估价计算伴随该加工工艺所引起的必要成本。
但是,特开平7-282142号公报所公开的成本估计方法存在不能理论上估计金属模费用的问题,即使估计出来,金属模费用估计精确度也很低。
另外,改变设计改造现有金属模加以利用场合,估计成本需要从头开始进行设定变更。
而且,其它部门人不能利用估计信息进行估计。
各零部件制造厂家不知道自己制造的零部件成本在本行业处于什么位置,不知道在保持质量前提下应降低成本到什么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能很详细对零部件费和金属模费进行估计的成本估计系统。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变更金属模设计场合能很简便地进行估计的成本估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他人能利用估计信息进行估价的成本估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零部件制造者等能客观认识在零部件成本方面自己所处位置、设定努力目标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对零部件加工费用进行估计,其特征在于,设有:
成本信息存储手段,用于存储成本信息,该成本信息将零部件材料及其成本、零部件加工工序及其成本对应关连存储;
指定手段,指定加工对象零部件的材料以及若干加工工序;
取得手段,从上述成本信息存储手段取得与上述指定手段指定的材料相关连的成本以及与各加工工序相关连的成本;
估计手段,根据上述取得手段取得的各成本信息,对零部件成本进行估计。
通过这种构成,能根据材料及各加工工序从成本信息求得各成本,根据所求得的各成本得到零部件成本。因此,能比较正确地求得总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其特征还在于:
上述加工包括冲压加工;
上述成本信息将冲压加工工序与该工序使用的冲压装置、使用该冲压装置场合的加工成本对应关连存储;
上述指定手段指定冲压加工材料、工序、该工序使用的装置;
上述取得手段从上述成本信息存储手段取得与上述指定材料、装置相关连的成本;
上述估计手段根据上述取得手段取得的成本之和,决定估计额。
也可以将冲压加工中各工序使用的模具作为零件之一求取成本。在此,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设有求取冲压加工中各工序使用的模具成本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求取手段能求得新制上述模具场合的成本以及修正现有模具场合的成本。
上述成本信息也可以按例如制造零部件的地区、例如按工厂、都道府县、国家进行存储。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其特征还在于:
上述成本信息按制造零部件地区存储成本;
上述指定手段设有指定制造零部件地区的手段;
上述估计手段根据从与指定地区相关连的成本信息取得的成本,估计零部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其特征还在于:
上述指定手段可从若干加工工序中仅指定一部分加工工序;
上述估计手段对于上述指定手段指定以外的加工工序,按预先设定的标准加工工序,估计零部件成本。
上述零部件成本估计系统也可以是计算机联网服务型系统(clientserver)或是应用服务提供型系统(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以下简记为ASP)等,其受理外部通过因特网、内部网络等网络的访问,将所要求的零部件成本的估计向该访问者送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4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