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刀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0406.5 | 申请日: | 200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2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阮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精工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2 | 分类号: | B24B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汇泽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318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服装裁剪机的磨刀机。
带磨刀装置的服装裁剪机,在磨刀过程中除了需要砂轮在磨刀时作高速旋转外,砂轮还必须依照裁剪机的垂直方向做上下运动,以完成整个刀片刃口的磨削使之锋利。配装服装裁剪机的磨刀机应当结构简单紧凑,但是,目前国内外用于裁剪机的磨刀机均采用多传动轴、多支承套管、多齿轮的传动结构形式,使用齿轮多达十几只,使得磨刀机结构复杂,体积大,机械加工难度高,质量难以控制,在机器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售后服务带来不困难,主要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振动大、传动效率低、温升高、噪声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传动环节少,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可靠,运转平稳,传动效率高,噪声低的磨刀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主要对现有技术磨刀机的传动机构作了大胆改进,使改进后的本实用新型磨刀机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磨刀部分,所述的磨刀部分包括砂轮或砂带,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承接动力部分输出的旋转动力的槽轮,与槽轮同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配合连接的蜗轮,与蜗轮固定联接的螺旋杆,螺旋杆的外周制有双向螺旋槽,螺旋杆中心制有多边形空腔,该螺旋杆空腔内套装滑动配合的多边形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联接齿轮室,齿轮室输出端具有双槽轮,双槽轮通过传动带进一步向磨刀部分输出动力,磨刀部分与齿轮室的壳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螺旋杆外周具备内外套装的、由齿轮室外壳向上延伸的、内侧制有同螺旋杆的双向螺旋槽相配合的菱形键状滑块的套管,所述的齿轮室外壳向上制有与传动轴平行的滑杆,滑杆套装在联接于基座的固定板上的滑孔内,所述的套管及传动轴的上端点同螺旋杆空腔的上顶点的距离,与螺旋杆下端点同套管传动轴之间空隙的下端点的距离,以及固定板同滑杆下端部的距离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向螺旋槽是矩型,牙型角α=0°。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接于基座的固定板进一步具有同套管内外套装的滑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磨刀部分包括平行配置的双砂轮或相对配置的双砂带,所述的砂轮和砂带的工作面平行于传动轴所在的升降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传动部分包括槽轮以及同轴联接的磨擦轮,和主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杆中心制有方形空腔,该螺旋杆空腔内套装相配合的方形传动轴。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杆空腔仅下端部同传动轴滑动配合,其余部分空腔内径加大,使该部分螺旋杆同传动轴间留有足够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杆在空腔的上端部制有内外相通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磨刀机的动力部分向蜗杆输出动力,蜗杆通过蜗轮进一步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带动内套装的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与其下端相联的齿轮室向双槽轮输出动力,双槽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砂轮或砂带转动,同时,转动中的螺旋杆通过其双向螺旋槽及套管上的菱形键状滑块带动套管做上下运动,套管进一步带动下面的传动部分以及磨刀部分做上下运动,使砂轮或砂带作高速旋转的同时沿刀具刃作上下运动,从而完成刀具刃磨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磨刀机具有传动环节少,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运转平稳,性能稳定可靠,运转平稳,噪声低的优点,更适用于配装服装裁剪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磨刀机的结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磨刀机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磨刀部分,所述的磨刀部分包括砂轮13,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承接动力部分输出的旋转动力的槽轮1,与槽轮1同轴固定连接的蜗杆2,与蜗杆2配合连接的蜗轮3,与蜗轮3固定联接的螺旋杆4,螺旋杆4的外周制有双向螺旋槽5,螺旋杆4中心制有方形空腔,该螺旋杆4空腔内套装滑动配合的方型传动轴6,传动轴6的下端联接齿轮室7,齿轮室7输出端具有双槽轮8,双槽轮8通过传动带进一步向磨刀部分输出动力,磨刀部分与齿轮室7的壳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的螺旋杆4外周具备内外套装的、由齿轮室7外壳向上延伸的、内侧制有同螺旋杆4的双向螺旋槽5相配合的菱形键状滑块的套管9,所述的齿轮室7外壳向上制有与传动轴6平行的滑杆10,滑杆套装在联接于基座12的固定板11上的滑孔内,所述的套管9及传动轴6的上端点同螺旋杆4空腔的上顶点的距离,与螺旋杆4下端点同套管9传动轴6之间空隙的下端点的距离,以及固定板11同滑杆10下端部的距离相对应。所述的双向螺旋槽5是矩型,牙型角α=0°。所述的联接于基座12的固定板11进一步具有同套管9内外套装的滑孔。所述的磨刀部分包括平行配置的双砂轮13或相对配置的双砂带13,所述的砂轮13和砂带13的工作面平行于传动轴6所在的升降面。所述的动力传动部分包括槽轮14以及同轴联接的磨擦轮15,和主轮16,所述的螺旋杆(4)空腔仅下端部同传动轴(6)滑动配合,其余部分空腔内径加大,使该部分螺旋杆(4)同传动轴(6)间留有足够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精工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精工服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研磨机立式研磨轴的传动结构
- 下一篇:新型黑板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