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无效
申请号: | 01200442.1 | 申请日: | 200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范新;郑兴旺;陈宝山;贾绍永;陈卉青;刘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中央空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
目前,中央空调正在向家庭适用型发展,中央空调集供冷和供热两种功能,其一般包括有压缩机1、四通阀2、风侧换热器3、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4、分配器5、单向膨胀阀6、单向阀7、双向干燥过滤器8、单向阀9、膨胀阀10、气液分离器11和板式水侧换热器12,其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其所有部件均设于一个机壳内,在使用中,将其放置于一个专用的房间内,其中的风侧换热器通过通风管道与外面的大气连通进行热交换,或是放在别墅的屋顶上,或是放在院子里。对于大多数居住在塔楼等公寓中的人们,使用上述现有的中央空调,没有放置机器的空间,现有的家用分体式空调将压缩机、风侧换热器等噪音较大的装置均设于室外。如果比照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空调,将中央空调的压缩机、风侧换热器、风扇等均放置在室外,悬挂在外墙壁上,现有的民居建筑结构和承重能力均是不能允许的,如果将其放置在阳台上,现大多数住户喜欢将阳台封闭起来,又会出现风侧换热器与大气的换热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就要将阳台,或阳台的一部分改成开放式,或接通风管道,这不易实施。另外,空调过分地占据居室的有效使用面积,也是不可取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较好地解决风侧换热器的引风问题,又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央空调在使用中在室内引起的较高噪音,同时也不会过分占据居室有效使用面积,适合于公寓式居室使用的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
本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包括有压缩机、四通阀、风侧换热器、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膨胀阀和水侧换热器,其通过管路彼此相连构成中央空调装置,其中至少风侧换热器和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设于一个壳体内,其它部分设于另一个壳体内。
在使用的时候,将设有风侧换热器和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的壳体置于室外,由于该部分的重量较轻,完全可以将其悬挂在建筑的外墙壁上,或设在建筑的外墙外面设有的供放置现有空调主机的突出的平台上,而设有压缩机、四通阀、膨胀阀和水侧换热器等部分的壳体放置于室内。
作为减压节流元件的膨胀阀,也可以由毛细管替代。
在使用膨胀阀作减压节流元件时,制冷装置中还要设置分配器,这时,在设有风侧换热器和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之外,在该壳体中还可以设有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设计,其具以下优点:
1、风侧换热器放置于室外,节省了室内的有效空间,并且可以达到建筑物室外机允许的重量及尺寸要求,其完全适应塔楼等公寓式住宅用户使用。
2、建筑物阳台可以封闭,这样,一是符合了住户的习惯,另外,也可以减少外设机组产生的噪声对住户的影响,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大多数重要部件,如压缩机等设于室内,其噪声(如同一台电冰箱)符合居室噪音标准,同时,其设于室内,一是环境清洁,不易损坏,再一是便于安装和维修。
4、将风侧换热器放置于室外,那里的空气流动性好,不易出现气流短路,换热效果好,无需做专门的引风装置,可降低工程造价,使户式中央空调这种供热供冷效果好,且节能的空调在家用领域迅速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户式中央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户式中央空调包括有压缩机1、四通阀2、风侧换热器3、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4、分配器5、单向膨胀阀6、单向阀7、双向干燥过滤器8、单向阀9、膨胀阀10、气液分离器11和板式水侧换热器12,其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其中,风侧换热器3和用于风侧换热器散热的风扇4以及分配器5设于一个壳体A内,其它部分设于另一个壳体B内。
在使用中,将设有风侧换热器3、风扇4和分配器5的壳体A吊设于建筑的外墙壁上,而设有其它部分的壳体B设于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