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0917.2 | 申请日: | 200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澄源;洪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洪佳文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器件,特别是一种扬声器。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话等各种电声器件的结构也随之而变,如可发声产品一扬声器的尺寸也在不断变化;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使用于音响的大型扬声器1,一般是在一底座1的中央设一凸起的极芯12,极芯12的外围套设一个环状的磁铁13,磁铁13上固设一个上导磁板15,上导磁板15与极芯12间嵌入一个音圈14,上导磁板15外接一个逐渐扩张的锥形支架16,支架16的内侧较靠近上导磁板15处设一弹性环17,支架16上置设一个振膜18,且音圈14延伸而出的音圈线焊固在振膜18的适当处,振膜18再以振膜线181穿出支架16的外侧端面,并焊固一个端子座161,以便取得动作的电源,当导通电源后,环状的磁铁13与极芯12形成一个磁回路,而与音圈14产生的磁路相互作用,使音圈14在上导磁板15及极芯12两者间的间隙处作上下移位,而带动弹性环17同步移位,驱动振膜18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此结构一直被沿用,而其确已能达到一般的发音功能,然而在组装加工时,音圈14的音圈线及振膜18的振膜线181皆需利用焊固加工定位,这样,不但造成组装的不便性,并使组装时间增长,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如图2所示,其为一个高音扬声器2,同样,在一个底座21的中央设以向上凸起的极芯22,极芯22的外环固设一个环状的磁铁23,磁铁23上设有上导磁板24,上导磁板24上贴设一个绝缘体25,在绝缘体25上为一个发泡体26,并由一盖板27罩盖,且音圈28的上端与振膜29的底侧结合,音圈28插嵌在上导磁扳24与极芯22两者之间的间隙中,音圈28的电源线281则穿过绝缘体25后与端子20焊固结合,由端子20取得电源,由上导磁扳24与极芯22的磁场驱动音圈28作移位动作,使振膜29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扬声器2,在组装时亦需经焊固加工,其组装不便,加工效率不高。
另外,当扬声器用于例如移动电话的话机时,扬声器3的尺寸就要大大缩小,请参阅图3、4、5所示,其在一底座31的中央设一个环状的定位墙311,定位墙311内塞设一个端子座32,端子座32上钻设二个贯穿且相间隔的端子孔321,二端子孔321内分别套设一个端子322,定位墙311的外环周套设有一个环状磁铁33,磁铁33上固设有一个环状的上导磁板34,导磁板34上固设振膜36,音圈35再固着在振膜36上,音圈35并嵌入上导磁板34及定位墙311两者间的间隙处,音圈线351焊固在端子322的端面处,以利用端子322连接电源,最后利用一束套元件37套设在整个组成体的外围,而完成组装加工,当导通电源后,利用磁路作用,使音圈35在上导磁板34及定位墙311间的间隙中移位,而带动振膜36的振动发出声音,这种结构的缺点,音圈35的音圈线351与端子322的固接加工亦是采用焊固方式,而在整个扬声器3体积小的限制下,还要焊固音圈线351,自然造成作业不便,以致组装施工时间相对延长,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焊固方式的扬声器,其利用端子座上的端子孔上端延伸一横向槽,而端子上侧端对应处则延设凸出的压制部,当音圈线穿过端子孔,并将端子插入后,可由端子的压制部将音圈线挤压向端子孔的横向槽处,使接触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线和端子定位稳固的扬声器,主要是在端子孔的横向槽下方形成一承座,可提供端子插卡于端子孔后,利用压制部的抵顶,使端子可稳固的卡固定位,以避免由端子孔向下掉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括:底座、端子、磁铁、上导磁板、音圈及振膜;其中,底座的定位墙内塞设一个端子座,端子座上设有二个贯穿的端子孔;
端子孔的壁面上设有可勾卡端子的支撑部,以使端子由端子孔的下端插入;
端子为由导电金属制成的弹性体,音圈的引出线由端子孔的上端穿过端子孔;
端子插入端子孔到顶点时,由端子孔支撑部的推挤及勾卡,使端子上部自然顶压住音圈的引出线,形成端子与音圈引出线的接触状态。
其中,所述弹性体为一个螺旋状弹簧。
其中,所述支撑部为由端子孔壁面延伸出的斜齿。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的说明:
图1:现有大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现有高音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现有移动电话用扬声器的分解图;
图4:图3所示扬声器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5:图3所示扬声器的上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实施例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洪佳文,未经力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洪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