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胫骨髓内针无效
申请号: | 01202284.5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焉树林;史峰军;杨玉峰;刘长胜;曲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髓内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属于一种胫骨髓内针。
目前,胫骨骨折多采取髓内穿针方式加以固定,但现有胫骨髓内针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针尖角度不佳,穿针困难;二是针体截面形状不好,针体过细则固定不住,过粗又影响髓内血液循环,影响愈合;三是针柄与针体等径,容易导致针体下沉,致使拔针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一种理想的胫骨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穿入、固定可靠又易拔出的胫骨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种胫骨髓内针,包括针尖、针体和针柄,其特点是:针尖设计为60度斜面,针体截面为三棱形状,针柄与针体为13度夹角,针柄内孔为螺纹,外表为锥面,靠近针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凹坑。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针尖设计为60度斜面,既有利于钢针顺利打入,又能起到防旋作用;该针针体截面为三棱形状,针体粗大,打入胫骨髓腔后周向三点与骨壁接触,既保证了固定牢固,又减少了对髓内血液循环的破坏,对骨外膜干扰亦小,因而大大提高了骨折愈合率;针柄与针体呈13度夹角,更适合胫骨髓腔形状,利于拔针,针柄外表面为锥面,可防止针体下沉进入骨内,内螺纹为打入器和拔出器所用,一但拔出器脱扣,亦可利用凹坑冲顶将针取出,因而安全程度高,该针适合各医院骨科使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尖1、针体2和针柄3,其特点是:针尖1设计为60度斜面,针体2截面为三棱形状,针柄3与针体2为13度夹角,针柄3内孔为螺纹,外表为锥面,靠近针柄3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凹坑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总医院,未经大庆油田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2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防盗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方便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