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油水分离器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2527.5 | 申请日: | 200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沙宝庆;陈树林;王清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宝庆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建华 |
地址: | 163002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油水 分离器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油、水分离净化装置。
油田泵站、炼油厂、油脂化工厂、船舶修造厂和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厂等排放的污水大多数是油、乳化油和水共排,这样既不能彻底地回收污油,又造成环境污染。近几年来,国内外油田相继试验了不同类型的、能符合环保要求的油、水分离工艺系统,但均未能得到较好地解决,存在着能耗高、分离净化精度低,处理量受限等矛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高效油、水分离净化装置,该装置能将油田泵站等排放的含油污水有效地进行分离,较好地解决了油田原油采集加工过程中的污水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高效油、水分离净化装置主要是由缓冲过滤池2、集油池8、粗分室3、粗粒化室9、聚粒脱水室11、细分室13组成。
泵站排出的含油污水先由高效油、水分离净化装置的进水口1进入缓冲过滤池2,沉降后分出泥、沙和浮在上层的污油后进入粗分室3,由于油的比重轻可浮在污水的上层借助浮力和位差将形成的并漂浮在水上层的乳化油滴经集油管5,回收管7进入集油池8,底水和天然降水进入粗粒化室9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聚粒脱水室11,再次过滤后进入细分室13,在细分室13内仍然有少量乳化油滴漂浮在上层,这些少量的乳化油滴可经细分室13上部的集油管5,回收管7进入集油池8,再进入粗粒化室9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缓冲过滤池2:采用土堆、水泥灌注加毛石或砖混结构分别加入金属防水混合物据地形而定露天建筑。
集油池8:采用砖混结构或金属构件焊接据地形而定露天建筑。
粗分室3、粗粒化室9、聚粒脱水室11、细分室13为普通钢板焊制而成的一个整体,也可采用水泥灌注而成,内分各室。
粗分室3:内部排列塑料管4,塑料管4的布置按污水的排放量而定,污水排放量在10~1500立方米之间,塑料管4的直径为3~28毫米,污水排放量大于1500立方米时,可视污水排放量采取二个或多个粗分室3并列运行。
粗粒化室9:内装聚丙烯纤维布制成的板框式过滤网10,利用聚丙烯亲油疏水的原理,把小油滴聚成大油滴后进行分离。
聚粒脱水室11:内装坩化玻璃制成的玻璃管12,玻璃管12的直径视污水的排放量而定,污水的排放量在500立方米以内,玻璃管12的直径不大于6毫米,污水的排放量在500~1500立方米之间,玻璃管12的直径不大于12毫米,污水的排放量大于1500立方米时,污水的排放量与玻璃管12的直径的比值按2.13倍计算,玻璃管12的管壁厚度≤2毫米,在聚粒脱水室11内玻璃管12和污水凝固剂的作用下小油滴凝聚成大油滴,使污水形成稳定的流层,不使聚凝油形成的大油滴遭受破坏。
细分室13:细分室13内装上、下两决挡板,聚粒脱水室11内形成的含有的粗粒化油滴的污水进入细分室13后边继续上浮,边向污水排出口17流动,在通过上挡板14时,上挡板14可挡住漂浮在上层的全部的油滴,由于上挡板具有挡油不挡水的作用,挡住的油滴从上部进入集油池8,再进入粗粒化室9二次过滤处理,下挡板15挡水不挡油,澄清的污水从上挡板14的下端经污水排出口17排出。
使用高效油、水分离净化装置除油率达到99.6%,废水的含油率每升水不超过5毫克,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高效油、水分离净化装置正面剖视图
1污水进水口 7回收管 13细分室
2缓冲过滤池 8集油池 14上挡板
3粗分室 9粗粒化室 15下挡板
4塑料管 10板框式过滤网 16钢板网
5集油管 11聚粒脱水室 17污水排出口
6过滤网 12玻璃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宝庆,未经沙宝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2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