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3093.7 | 申请日: | 200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苗兴旺;梁欣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兴旺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自毁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注射器技术领域。
医用注射器属于应用广泛的小型医疗器械。以前所用注射器由玻璃制造,可以通过蒸汽或煮沸消毒而反复应用。近年随着各种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的日益传播,出现了由有机材料制作的一次性注射器。但一次性注射器在应用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其用后被不法分子回收,经简单包装后,又送回流通领域。因此,使得该产品做不到真正的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它通过一次使用后的锁定功能,使得再次使用时无法拉出注射器活塞;如用力拉动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将自动报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针筒1内有斜面凸起2,活塞杆3与活塞头4连接,连接方式为活塞杆与活塞头连接扣5插入活塞头固定孔6内,固定孔周围平均分布三条向活塞头底部边缘辐射的暗裂痕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使用后自动报废,可从根本上消除废弃一次性注射器再流通导致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及传染病流行这一公害;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时不需特殊设备,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大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共有4幅,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针筒,2、针筒内斜面凸起,3、活塞杆,4、活塞头(弹性材料),5、活塞杆与活塞头连接扣,6、活塞头固定孔,7、暗裂痕。
本实用新型生产包装前,将活塞头4安装在活塞杆3上后插入针筒1至刚触及斜面凸起2的斜面;使用时拉动活塞杆3吸取药液,注射前经适当排除针筒1内的空气后进行注射操作;注射中活塞头4触及斜面凸起2时,因活塞头为弹性材料,稍加用力活塞头4即可顺利通过斜面凸起2,到达针筒上(顶)部至药液注射完毕,注射全过程结束后活塞头4卡在针筒内斜面凸起2与针筒上(顶)部之间,即完成锁定功能;如二次应用,须用力拉动活塞杆3,此时活塞头固定孔的暗裂痕7将裂开,注射器自动报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兴旺,未经苗兴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3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氧助熔及二次燃烧复合烧嘴
- 下一篇:多功能油罐气回收变频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