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无效
申请号: | 01203179.8 | 申请日: | 200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林;江政炎;李世京;夏志友;王涛;杨荣斌;黄超波;刘洪春;乔春明;李铁华;宋明智;张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地矿部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建设工程大队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21B10/3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钻孔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是一种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扩底钻头类型较多,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扩底头形状难以控制不到位,或者导向性差,或者无静支座或静支座过大及与钻头相对运动的问题未能解决,出现钻头钻进下移压实沉碴等,使钻孔扩底桩质量难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该钻头有效地避免了以上技术的缺点,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钻孔扩底桩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钻头上部滑管上端安装法兰,工作时与钻杆连接,钻头中部中间为筒体,筒体上下端部设置有上、下座,上、下座外套有上下护孔导向罩,扩孔臂为盒形结构,其上装有切削具,扩孔臂上部通过穿轴与上座的支耳连接,下部通过穿轴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通过穿轴与滑管下端的支耳连接,滑管为内圆外四方形结构,可沿上座中心四方孔上下滑动,带动连杆运动,从而撑开或收拢扩孔臂,下座中心安装芯管,芯管中部连接吸碴管,下端连接旋转支座。该扩底钻头的旋转支座上部设有连接板,转轴与连接板连接,旋转支座外设有外壳,外壳内上部设有密封圈,外壳内设有轴承,旋转支座通过连板与钻头芯管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采用灵活的旋转支座,使钻头主体旋转自如,而旋转支座不动,因而整个钻头不会向下钻进,扩计量准确,由于旋转支座面积较小,不会压住压实较多的沉碴,又通过反循环吸碴,孔底干净。采用扩孔臂上支点装在钻头体上,其旋转中心不上、下移动,下支点通过连杆撑开扩孔臂扩底,扩大头形状与钻头张开时旋转一圈轮廓形状相同,扩底位置形状准确、直观。钻头采用了筒状结构,并设置了上下护孔导向罩,钻头导向性能好、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旋转支座B-B示意图。
一种反循环钻孔扩底钻头,钻头上部滑管3上端安装法兰2,工作时与钻杆1连接,钻头中部中间为筒体4,筒体4上下端部设置有上、下座5、6,上、下座5、6外套有上下护孔导向罩7、8,扩孔臂9为盒形结构,其上装有切削具10,扩孔臂9上部通过穿轴11与上座5的支耳12连接,下部通过穿轴13与连杆14一端连接,连杆14另一端通过穿轴15与滑管3下端的支耳16连接,滑管3为内圆外四方形结构,可沿上座5中心四方孔上下滑动,带动连杆14运动,从而撑开或收拢扩孔臂9,下座6中心安装芯管17,芯管17中部连接吸碴管18,下端连接旋转支座19。该扩底钻头的旋转支座19上部设有连接板20,转轴21与连接板20连接,旋转支座19外设有外壳22,外壳22内上部设有密封圈23,外壳22内设有轴承24,旋转支座19通过连板20与钻头芯管17连接在一起。
工作时,将钻头与钻杆连接,下到孔底,旋转支座支承不动,钻头通过钻杆带动能灵活转动,在重量的作用下,滑管下滑,通过连杆撑开扩孔臂切削岩上,通过吸碴管反循环吸碴,把孔底钻碴排出孔外,实现扩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地矿部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建设工程大队,未经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地矿部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建设工程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3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