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3443.6 | 申请日: | 2001-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手动葫芦厂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允姿 |
地址: | 312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向 圆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用于手动起重葫芦限载的机构。
目前,国内生产的手动起重葫芦均为无限制载荷的装置,它由制动螺母、换向棘轮、平垫、锁紧螺母互相间均为平面接触,无限载作用,当起重物体超过规定值时,起重葫芦内的吊钩、吊销之类的承力零件易弯断,给设备和人身常造成伤害。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锥面制动螺母、换向棘轮、锥垫、蝶形弹簧组成的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本实用新型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有:制动螺母(1)、换向棘轮(2)、滚柱(3)、锥垫(4)、蝶形弹簧(5)、锁紧螺母(6)组成,其技术特征为在制动螺母(1)外圆锥面上依次装有换向棘轮(2)、锥垫(4)、蝶形弹簧(5),换向棘轮(2)内孔圆弧槽内放有滚柱(3),在制动螺母(1)的螺杆上装有锁紧螺母(6)与蝶形弹簧(5)相接。当锁紧螺母(6)旋紧时,逼迫蝶形弹簧(5)变形,产生轴向压力,锥垫(4)与换向棘轮(2)圆锥面产生摩擦力,换向棘轮(2)与制动螺母(1)圆锥面产生摩擦力,当起重物体重量超载时,制动螺母(1)与换向棘轮(2)的圆锥面摩擦打滑,又换向棘轮(2)与锥垫(4)的圆锥面摩擦打滑,由于双圆锥摩擦面产生打滑,载荷得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优点为:(一)由于两圆锥面摩擦,在这双重圆锥面摩擦作用下,当起重物体重量超过规定值时,本限载装置中的制动螺母(1)与换向棘轮(2)的圆锥摩擦面会打滑,又换向棘轮(2)与锥垫(4)的圆锥摩擦面打滑,载荷得以限制,整体手动起重葫芦限载可靠安全。(二)结构简单、装配调整方便,能弥补国内同类产品无限载装置的空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中(1)制动螺母、(2)换向棘轮、(3)滚柱、(4)锥垫、(5)蝶形弹簧、(6)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在制动螺母(1)外圆锥面上装有内锥向左的换向棘轮(2),形成一个反向圆载面,换向棘轮(2)圆弧槽内放入滚柱(3),在换向棘轮(2)右侧依次装入锥面向左的锥垫(4)及大端向左的蝶形弹簧(5),在制动螺母(1)螺杆上旋入锁紧螺母(6)与蝶形弹簧(5)相接。当锁紧螺母(6)旋紧时,逼迫蝶形弹簧(5)弹性变形,从而产生轴向压力,锥垫(4)与换向棘轮(2)圆锥面产生摩擦力;又换向棘轮(2)与制动螺母(1)圆锥面产生摩擦力,由两圆锥面的双重摩擦产生了限载效果。由滚柱(3)与换向棘轮(2)和制动螺母(1)组成超越离合器,本限载装置便有单向转动功能。本实用新型反向双圆锥限载装置与手动起重葫芦链轮轴部件装入制动螺母(1),启动换向棘轮(2),便可提升重物,当重物超载时,本限载装置中的动螺母(1)与换向棘轮(2)构成的反向圆锥面摩擦打滑,又换向棘轮(2)与锥垫(4)的圆锥面摩擦打滑,由于两圆锥面双重摩擦打滑,手动起重葫芦载荷得到限制,整体葫芦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手动葫芦厂,未经嵊州市手动葫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3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