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排烟式高效节能煤炉无效
申请号: | 01204068.1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军 |
主分类号: | F23B1/02 | 分类号: | F23B1/02;F24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排烟式 高效 节能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煤炉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一种下排烟式高效节能煤炉。
现有的煤炉,在对怎样提高热效的利用率方面及节约能源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取得了较好地使用效果。但由于这些煤炉的排烟方式仍局限在传统的上排烟结构,这样烟气中的余热就很难被充分利用,不仅不利于节能,而且是对热能的一种浪费。别外,这些煤炉的炉芯与炉体的水套直接接触,这样就会影响到炉芯内的燃烧温度,使其不能充分燃烧,进而会形成烟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了一种下排烟式高效节能煤炉。该煤炉不仅结构简单、热效利用率高、升温快、而且节能显著,无烟尘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炉芯及炉体组成,炉芯设置在炉体内,其内设有耐火炉套及炉蓖,炉体为水套结构,其上端设有加煤口、进水管出水管和排烟管,炉体外设有保温层,在炉芯与炉体间形成有下排烟道,该下排烟道的下部与炉体上的排烟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由于其为下排烟结构,且该下排烟道设置在炉芯与炉体间,这样炉芯不直接与炉体的水套接触,从而保证了炉芯内的燃烧温度,使其能充分燃烧,减少了烟气污染。且其在下排烟过程中,一是烟气中的余热能够被炉体水套内的水吸收,充分利用了余热,节约了能源;二是烟气中的烟尘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落入烟道的下端,利于环境保护。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采暖及供热水用煤炉。其主要由炉芯1及炉体2组成,炉芯1设置在炉体2内,其内设置有耐火炉套3及炉蓖4,下端设有与炉体2连通的出灰口5。炉体2为水套结构,其顶部设有加煤口6,该加煤口6由封火盖密封,在炉体2上还设有进水管7、出水管8及排烟管9,排烟管9设置在炉体的下部。炉芯1与炉体2间形成有下排烟道10,该下排烟道10的下部与炉体2上的排烟管9连通。在炉休2外还设有保温层11。本实施在使用时,煤块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直接加热炉体上部水套内的水,而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则经炉芯上端与炉体内上部水套间的缝隙由下排烟道10从排烟管9排出,烟气在排放过程中,烟气中的余热被炉体水套内的水充分吸收,而烟气中的烟尘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该下排烟道的下端,从排污口排出。通过在炉体上的出水口处连接取暖装置或洗浴装置后即可实现采暖和洗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将炉体2项部的加煤口6设计为燃烧灶口12,使其可以用以做饭。燃煤产生的烟气则由炉芯上端与炉体顶部间的缝隙进入下排烟道10,并从炉体下部的排烟管9排出。其结构原理及工作方式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军,未经张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