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无效
申请号: | 01204481.4 | 申请日: | 200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文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E01C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透水 混凝土 铺面 水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设于地下的导水管,特别是指一种设有管体以将混凝土铺面表面的水导入铺面底层的透水层,使该铺面表面不致积水并可回收雨水吸渗入土壤中,可应用于各式铺面建筑的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
一般的混凝土铺面建筑,其建构工法,多是先浇灌足量的混凝土,再整平混凝土表面,然后贴上构成铺面单元即完成一铺面的施建。然其各单元间的缝隙是为混凝土,而混凝土的透水性很差,实无法及时将铺面表面的水份排除,因此该铺面的表面容易产生大量积水,而不能渗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故铺面附近的土地的地下水量也容易呈现不足,这对环境保护无疑是一大伤害,是以此一不具透水作用构造的铺面构成并不理想。为能让水流顺利渗入地下,通常增设透水层,然若是透水层铺设于铺面底层,而铺面表层以混凝土铺设,该铺面表面的水亦无法经由混凝土的缝隙渗入透水层,其仍不具有环保透水的作用,该透水层需直接与露出铺面表面,即透水层是采垂直设立。一般常于混凝土铺设后,先预留空隙,再填入透水层的材质,此一方式不仅施建费时,且铺面强度及美观都将受到影响,仍不实用。
有鉴于此,创作人积极研发改进,设计一种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以可简便地建筑一具有环保透水作用的混凝土铺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藉由各管体除去封合件后,经各管体导引水流至透水层,使可将透水层水平铺设于铺面底层,从而省去预留空隙的作业,达到简化透水性铺面施工程序的作用及具极佳的排水功效。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其特征是主要包括多个管体及封合件相互搭配组合而成,其中该管体是由一贯通的中空柱体构成,封合件则设于管体一端的开口,以供地板铺面施工后管体开口的敞启。
该封合件是为一封口模板。
该封合件是采纸质材料制成,以胶剂黏设封合于各管体开口的上端。
该封合件是采用胶膜材料制成,经自动化机具热压而黏结。
各管体结合有单元架构,而单元架构上设有孔,管体嵌设于孔中并保持垂直对位。
单元架构是包含上单元架构及下单元架构,分设于管体的上、下端,以保持管体的直立。
该单元架构所设有的上单元架构顶缘与各管体上端各管体的开口水平架设,使施作完成后的沟缝表面即为该单元架构本身具有的颜色,而减少施工时间及施作成本。
该单元架构是仅设有下单元架构,该下单元架构是设于管体的颈身,以保持管体的直立,而便于施力建构。
管体的管身设有锥度。
该封合件是为一塞盖。
该塞盖的上缘部围设有一楔角,中央向下凸出形成一与管体内壁等径的阶级。
该管体的中空部内装设细石子。
该管体上还加设一不锈钢网。
该管体及单元架构为一体成型设制。
该封合件是为一体成型于纹路造型模板上的塞盖。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设的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主要包括多个管体及封合件相互搭配组合而成,其中该管体是由一贯通的中空柱体构成,而封合件则设于管体一端的开口,以供地板铺面施工后管体开口的敞启,并藉由将各管体的末端埋入透水层内,而可于快速取下封合件后,以各管体将铺面表面的水导入透水层排除,从而达到施工简便、快速及具排水效果,并可降低施作成本,进而增加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透水混凝土铺面的导水管,因以该封合件于工厂直接预先封设于多个贯通的中空管体上端的各开口,而结合成一整体,使现场施工装设简便且快速,并可避免施工时,混凝土或其它异物进入管体内,产生堵塞,而当施工完成后,该封合件即可迅速取下,并藉由将各管体末端埋入透水层内,而取下封合件的各管体末端设于混凝土铺面底层的透水层内,可导引水流经由各管体上端开口流入透水层,并可回收雨水吸渗入土壤中的功效,而不致积在铺面表面,即能使该铺面具有绝佳的透水性。再者本实用新型藉由各单元架构的顶缘与各管体的上端开口水平架设,使施作完成后的沟缝表面即为该单元架构本身具有的颜色,故不需再施工上色,而减少施工时间及施作成本。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结构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藉一实施例详述于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体及塞盖组合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应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应用例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文,未经陈瑞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