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组装的集成电路散热器的固定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1204541.1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欣怡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念冬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集成电路 散热器 固定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的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易组装的集成电路散热器的固定构造。
当今,诸如中央处理器(CPU)等集成电路由于运算速度愈来愈快,所产生的热量也愈来愈高,为了保持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的稳定性,必须在中央处理器(CPU)上面装设散热构造,以便对中央处理器(CPU)进行散热的工作,使中央处理器(CPU)保持在较安全的工作温度。
以往的散热构造是在中央处理器(CPU)上面贴设一只向上耸立有许多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并于散热器上面装设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对位于其下面的散热鳍片吹风,以便带走中央处理器(CPU)所产生的热量。
由于习用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是呈笋林状并耸立于散热器的表面上,所以其用来把散热器扣定在中央处理器(CPU)插座的固定扣具是呈ㄇ字形,并穿越笋林状散热鳍片之间的槽沟,两端再扣勾于中央处理器(CPU)插座两边的凸榫。
近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卧筒式散热器,由于它的中间并未设有可供ㄇ字形固定扣具穿越的槽沟,所以习用ㄇ字形固定扣具无法转用于新型卧筒式散热器上。而且也因为这种新型卧筒式散热器的特殊构造以致于难以设计适当的固定扣具加以扣定,所以一直困扰着业者。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组装的集成电路散热器的固定构造,其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配合散热器的特殊颈部设计,使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能够经由简单的组装动作就可以把固定扣具轻易地套入散热器的特殊颈部,并借助夹压形成的压凸部枢装于固定扣具两侧的凸折部,该两凸折部位于集成电路的同一直线上,以便将散热器夹扣于集成电路插座上,并使散热器对正压触于集成电路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组装的集成电路散热器的固定构造,该集成电路是插置于一只集成电路插座,该集成电路插座的其中一边具有第一扣榫,该集成电路插座的另外一相对边具有第二扣榫,其中散热器具有散热鳍片及贴置面,借该贴置面贴置于集成电路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道纵向定位槽,分别纵向地成型于散热器的两侧,每一道纵向定位槽的边缘设有定位凸条,该两道纵向定位槽之间形成颈部;固定扣具,具有矩形固定框,该矩形固定框具有第一边,第一边具有第一组扣孔及解扣片,其中解扣片是耸立于矩形固定框的框面,该解扣片的末端形成弯折部,其中第一组扣孔是对应地与集成电路插座的第一扣榫勾扣;第二边,与第一边相对,第二边具有第二组扣孔,该第二组扣孔与集成电路插座的第二扣榫勾扣;第三边,连接于第一边及第二边的其中一边,该第三边的中间部位形成凸折部,该凸折部翘置于纵向定位槽的槽底;及第四边,连接于第一边及第二边的另外一边,该第四边的中间部位形成凸折部,该凸折部翘置于纵向定位槽的槽底,使矩形固定框得以相对于散热器翘动,该两凸折部位于集成电路的同一直线上,以便将散热器夹扣于集成电路插座上,并使散热器正对地压触于集成电路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扣具的第三边内缘至第四边内缘之间的宽度大于散热器颈部的宽度加上任一纵向定位槽的宽度的总和,使固定扣具的矩形固定框得以倾斜地套入散热器的颈部,或从散热器的颈部取出;所述两道定位凸条各自与固定扣具第三边及第四边的凸折部对应的部位被朝向凸折部压凸,而对凸折部作枢接性的勾扣,使固定扣具枢扣于散热器颈部的周缘,并能相对于散热器作有限度的枢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易组装的集成电路散热器的固定构造,其中该固定扣具的弯折部进一步设有贯穿孔,且接近第一组扣孔部位进一步设有定位部,其中弯折部的贯穿孔供例如起子等器物穿过。其中定位部供已经贯穿该贯穿孔的例如起子等器物的末端插置于其中,以便扳动例如起子等器物而迫使固定扣具的第一组扣孔脱离集成电路插座的第一扣榫。
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配合散热器的特殊颈部设计,使具有特殊固定框的固定扣具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就可以把固定扣具轻易地套入散热器的特殊颈部,并借夹压形成的压凸部枢装于固定扣具两侧的凸折部,该两凸折部并位于集成电路的同一直线上,以便将散热器夹扣于集成电路插座上,并使散热器正对地压触于集成电路的表面上。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3-3线的纵向剖面图,并且以起子准备拆卸固定扣具时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起子正在将固定扣具的第一组扣孔拨开以解扣时的纵向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欣怡,未经陈欣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