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4636.1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隽人;何其翔;孙国刚;时铭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联华粉体工程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文泉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气体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式滤筒的脉冲反吹过滤器的分流式引射器。
常用的脉冲反吹袋滤器的脉冲反吹清灰系统主要由气包、电磁脉冲阀、喷吹管(或喷嘴)、文氏管引射器和控制仪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过滤时,经直筒形滤袋(或折叠式滤筒)过滤后的净化气体通过位于滤袋(或滤筒)顶部的引射器进入排气室排出,反吹时,经喷吹管(或喷嘴)瞬时喷出的高速压缩气流喷入引射器,并引导5-7倍(又称引射比)的净化气,形成一股与过滤后的净化气流方向相反的逆向脉冲反冲气流,经引射器吹进滤袋(滤筒)内,对其进行脉冲反吹清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净化气流经过引射器的喉管时的速度过高,在喉管处会产生过大的局部压降,还影响脉冲反吹清灰性能,因此喉管直径不能太小,而反吹时,为了得到较大的引射比,喉管直径又不宜过大,否则也会降低脉冲反吹清灰效果,对普通直筒形滤袋可以有一个适宜的喉管直径。而对于以折叠滤料制造的折叠式滤筒,因其每个滤筒的过滤面积比普通直筒形滤袋大15-20倍以上,过滤气量通常也要大10倍以上,这就要求有很大的喉管直径,才能不致于产生过大的喉管气速和局部压降,而这必然大大降低引射比,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脉冲反吹清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过滤时可以对通过喉管的净化气速度进行控制,在脉冲反吹时能使引射器达到较高的引射比,从而起到有效地脉冲反吹清灰效果的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包含一折叠式滤筒15,一文氏管引射器2和一固定的隔板7,折叠式滤筒15固定在隔板7下,一底座5固定在隔板7上,文氏管引射器2的出口置于底座空腔内,在文式管引射器2的凸缘3和底座5之间设置有导杆11、19,在文式管引射器2和底座5之间设置有弹簧12、17,文氏管引射器2的出口与固定在隔板7上的底座5的上表面离开距离h,形成净化气流的环形通道13。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所述弹簧12围绕所述导杆11设置,所述导杆11一端与所述凸缘3固定,穿过所述底座5的底板9的导杆11的另一端上设置螺母10。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所述引射器2的上端外圆周上设有固定环16,所述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16和所述底座5的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导杆19的一端,利用穿过所述底座5的顶板内外两侧的导杆19上拧有的螺母18,将导杆19固定在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滤筒气体过滤器,所述距离h应使所形成的环形分流通道(13)和喉管通道(14)的总的气流速度保持在10-15米/秒左右。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底座5靠螺钉6固定在隔板7上,或直接同轴安装在折叠式滤筒15的上口。出口处带有凸缘3的文氏管引射器2位于底座5孔腔内,利用沿底座5圆周间隔均布的4-6块定位板4定位对中。文氏管引射器2的凸缘3,靠套在导杆11上的4-6根压缩弹簧12顶起一定高度h,在凸缘3的下表面和固定在隔板7上的底座5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环形分流通道13,使过滤后的净化气流通过。与各个弹簧对应的4-6根导杆11,一端利用已有技术例如螺纹连接固定在凸缘3下面,另一端从底座5下面的底板9上比导杆11大的孔中可滑动地穿出,在穿过底板9的导杆11的端部设有螺母10,通过调节螺母10,将文氏管引射器2被顶起的高度限制为h,导杆11还起到对弹簧12导向的作用。底座5按照传统方法根据需要加工而成。4-6支弹簧12的总工作负荷,应稍大于文氏管引射器2、凸缘3及导杆11的总重量。脉冲反吹清灰时,依靠正对引射器2入口设置的喷嘴1向下喷出的压缩空气流的冲力,将文氏管引射器2的凸缘3压在底座5上,关闭环形分流通道13,此时,固定在底座5上的橡胶垫圈8起到密封和缓冲向下冲击力的作用。反吹停止后,文氏管引射器2又重新被弹簧12顶起,恢复其分流作用。凸缘3被顶起的高度h,应使所形成的环形分流通道13及喉管通道14总的气流速度保持在10-15米/秒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联华粉体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未经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联华粉体工程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室内装饰家具的可调节腰托
- 下一篇:一种带衣柜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