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集、挡雨水的两用伞无效
申请号: | 01204681.7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永信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00;A45B25/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雨伞,特别是指一种“可集、挡雨水的两用伞”。
一般习见的雨伞,其本身无任何收集雨水的设备与功能,因此每当下雨收伞进入屋内或车内时,沾于伞布上的雨水常会到处乱滴造成地面的污染,在整理清洁上十分不易;另有一种集水塑胶雨伞套,或于伞顶上设一集水帽,然此皆为附加的设备,而集水帽集水的容量有限,若稍倾斜雨水则会溢出,使用前更须先行排水,否则再开伞时收集的雨水很可能溅湿身体,整体使用上极不方便实用,长久以来一直为业者及消费者所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鉴于习用品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潜心研究加以创新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可集、挡雨水的两用伞,实为一具功效增进的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是在提供一种“可集、挡雨水的两用伞”,其可使伞布主动收集雨水不外溢且可连续使用不须另行排水,亦达到操作使用上方便容易。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集、挡雨水的两用伞,其主要包括上巢、上盖、下巢、伞骨、钢丝环、支骨、开关、铁片、中棒、铜弓、铁丝环、伞布,其特征在于,其上巢上方设有上盖,上巢及上盖周围皆设有复数个相对应的纵槽,上巢顶面开设一环凹槽,供穿套伞骨端设有透孔的钢丝环固定,再以螺丝将上盖及上巢紧密锁住,上巢中央透孔一侧下方设有一延伸块,而下巢上方亦设有上盖,于其中央透孔一侧设有凹槽,供上巢的延伸块穿套,下巢及上盖周围皆设有复数个相对应的沟槽及纵槽,下巢顶面亦开设一环凹槽,供穿套支骨端设有透孔的钢丝环固定,再以螺丝将上盖及下巢紧密锁住,下巢下侧设有长管,长管内缘一侧固设一铁片,外缘一侧设有座台,并于座台的顶面上下开设两凹槽,供一开关底面延伸的凸块及一弹簧套置,且以一支轴将开关及座台固定,其长管下方套接一具有凹槽的中棒,该中棒能贯穿上、下巢,使上、下巢能在具有凹槽的中棒中上下位移,其顶部设有固定伞布的伞顶,该伞布则固设于伞骨外端,且支骨的外端固设于伞骨的中段,在中棒凹槽的上方处设有一弹扣钩,在其适当位置处开设两开口,一铜弓,该铜弓上钻设一透孔供一铁丝环套置,使该铁丝环能上下移动,其铜弓本身上半部开设一上凹缘、一下凹缘及一缺口,且中半部及下半部各向外凸伸一凸部,该铜弓安装于中棒内且下半部的凸部勾置于开口以达定位,而中半部的凸部挡止于中棒内缘使铜弓的上半部付予弹力能在于另一开口内前后多动。
其中铜弓上以一插销穿透一金属片且将该金属片固置于铜弓一侧边,其该铜弓上半部一侧边上下各再固置一铆钉,供金属片挡置。
其中开关的正面设计为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撑伞作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撑伞作用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伞作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收伞作用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作用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收伞作用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收伞作用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永信,未经唐永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