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4712.0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傅仰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仰城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子 轮胎 防滑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特别是不需要使用千斤顶(jachet)或移动车子便能防滑。
以前的装运在雪路、冰路开车时,轮胎一定要有防滑装置,是防止滑动且可预防车祸,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一般而言,这种防滑装置,两侧边材料中间防滑的区域,有一定的距离,像是梯式或者有很多网模,这些是由多数张树脂、橡胶合成,网片的本体是以横向连结,用连接环依顺序连接的网片的防滑装置。
关于旧式安装防滑装置的方法,以前是用千斤顶(jachet),轮胎从地面抬起来,将防滑装置放置于轮胎下面,再将轮胎从千斤顶放下来。另外,将防滑装置摊开于地面上,车子移动,使轮胎置于防滑装置上面,然后将防滑装置覆盖住轮胎;以前必需这样的安装,而这二种方式都非常麻烦,特别是冬天寒冷时,外面作业人的负担非常大。
梯型的安装梯形防滑装置的安装,轮胎外侧的侧边材料,中间均可分开或连结,中间分开后,顺着轮胎内侧以接触地面的方式,从轮胎内侧环绕轮胎,然后,在轮胎外侧于中间连结起来,防滑装置的两端是用句子等连接起来。这是防滑装置安装轮胎的方法,此种安装方式已经成为一般使用常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以网片型的装置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千斤顶或不再移动车子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其特征是:防滑本体是由多数网片组合而成,细边和细边,粗边与粗边并排,网片与网片之间则用连接环相互连结起来;防滑本体覆盖轮胎,粗边的两侧必需两个为一组连结成为环状,该防滑本体,最少有两个网片连接。
所述各个网片的防滑本体,中央有一个网型,在网型横向上有抓地起迄点,抓地起迄点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两对斜臂。
所述抓地起迄点宽度介于轮胎断面宽度的1/2至2/3之间。
所述斜臂呈圆形断面。
所述网型横向的两端比轮胎断面宽度较短;且呈纵方向。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简单且是确实的安装,防滑效果大大提高。图式单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一种网片本体的扩大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另一种网片本体的扩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防滑本体摊开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防滑装置覆盖轮胎的前的状态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防滑装置安装好的状态。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网片本体的扩大图。
一般的想法,就是网片形是无法如梯形方式安装,因为这个多数网片本体串连的防滑装置,因各网片本体的两端于轮胎外侧会有收缩的作用,可以使防滑装置与轮胎紧密在一起。由于这种紧密的情形,当开车时,可以防止轮胎因离心力而起来,且抓地起迄点对路面抓地力有很大的发挥作用,所以全部必须要有抓地始端点,就如梯形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的宽度与防滑本体的宽度必需一样大小的原因。
但是,本发明人的试验,各横向两侧的抓地起迄点不需要与防滑装置的宽度一样,而且网型的宽度会比轮胎断面宽度小;在抓地起迄点的外面有一对斜臂,斜臂的顶端连接另一个网片,使用这样的构造有下面的好处:1)轮胎外侧是用橡胶圈(rubber band)收紧时,轮胎离心力会平均分散于各个斜臂,使轮胎与防滑装置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车子行走时,斜臂也会分摊抓地起迄点对路面的抓地力,使整个防滑装置不会发生切断或断裂的事情。以前梯形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负担全部的抓地力,而新型的防滑装置,钭臂也可分担一部份的抓地力。
以前的网型网片,抓地起迄点的宽度是与网片的宽度等长(如梯型一样),而以前的抓地起迄点也负担:1)防滑装置对路面之间产生的抓地力,2)轮胎外侧所产生的离心力两部份,但现在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的机能就是可分离二部份,因斜臂与模型,可形成为一对斜臂,分散上述的离心力与抓地力。现因斜臂分开时即可形成一个空间,此可容纳轮胎触地的地方,中间空出的部份,即是可以让轮胎外侧分开或连结,这也是设计者故意设计的;从中间分开后,顺势从轮胎里面环绕,然后,在轮胎外面接合,这是梯形防滑装置安装方法的再次证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仰城,未经傅仰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