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烫金式金银纸钱制造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4732.5 | 申请日: | 200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德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烫金 金银 纸钱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烫金式金银纸钱制造机。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与陈大树先生在先申请的烫金式金银纸制造机,由于具有工业实用性和创造性而获得了台湾专利权(公告第15924号,申请号:6210822号),然后又进行了多次改进,并都申请了专利。金银纸制造机(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主要是在机台31两侧设有支架32,用以分别组设加压轮33、烫印轮34,使原料筒4上的原料41及金箔轮5上的金箔51同时经过加压轮33和烫金轮34之间,由内部具有加热器341且呈相对应凸弧状的烫金半圆模342加热及加压,使金箔51下的金箔层转印在原料41上,剩下的离形膜由卷收轮予以卷收,已烫印金箔的原料41再进入机台31内的另一端集中处理。
由于裁切完成的金银纸钱仅在中间部份烫印图案,所以烫金作业时,为使昂贵的金箔51能物尽其用,在烫印后,马上将金箔倒退一段距离,使原先与原料41同步前进相当距离的金箔倒退一小段。以金银纸的裁切完成实际长度为12公分为例,中间烫金的长度约为6公分,所以前后各有3公分的空白,这样每一次烫金后,金箔51必须倒退3公分,使其下次烫印的起点与原料上金箔层411的起点对齐。
为达到该目的,在支架32两侧设有往复轴心弹簧组6,由两端的前支轮61、后支轮62顶持烫金前、后的金箔51,在烫金时与离形膜同步移动,烫金后的金箔51退回一小段距离;动力源利用链条带动加压轮33运动的同时带动金箔定距轮连动连杆和扇状齿排运动,这样即可利用扇状齿排带动单向齿轮连同卷收轮转动,卷收轮连接送箔轮作同步转动以放松金箔51;此时卷收废膜的卷收轮持续运动和拉紧,使前支轮61逐渐往后移动并由弹簧611予以顶持;待扇状齿排被金箔定距轮回拉时,由于单向齿轮为单向传动,所以扇状齿排回拉时形成空转,拉紧的金箔51马上会被弹簧611连同前支轮61顶推回到原位置,并迫使金箔51被迫退回所需的一小段距离,然后再开始进行下一个循环,即可进行下一张的烫金作业,如此连续不断,就可间歇地在原料41上烫印等距间隔的烫金图案,并且不会浪费任何一段金箔层。
由于烫金时是以高温、高压的方式强制进行,金箔51的离形膜为塑胶膜,相当不耐高温,从而有粘附不易脱离的情况发生,所以经常在烫金后并未完全与原料41分离,反而被前进的原料41带入机台内而与机台内其他滚轮卷绕纠缠在一起,既不方便又危险,事后清理和重新烫印都相当耗费时间和成本。
另外,为了得到良好的烫金效果,烫金轮34和加压轮33呈相当紧密的接触,以利于烫金作业;但是,在金箔51或原料41用完或检修后的重新送料时,由于相当紧密的接触,使既软又宽薄的金箔51和原料41均不易置入,从而造成重新送料或检修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成本。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多年该行业实际作业、操作及设计制造的经验,对现有制造机的结构及其缺点进行研究改进,设计出了一种改良的新颖烫金机,完全改善了现有烫金机的所有缺点,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烫金式金银纸钱制造机,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金箔来回间歇传动及烫金过程中,通过定位结构防止金箔的脱膜离形纸被卷入、确保每次都能完成离形脱离的烫金式金银纸钱制造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德,未经陈俊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