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齿轮泵和气泵动力共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5316.3 | 申请日: | 200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3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洲 |
主分类号: | A01B71/00 | 分类号: | A01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四轮 拖拉机 液压 系统 齿轮泵 气泵 动力 共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齿轮泵和气泵动力共用装置。
目前,我国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采用两种油泵供油,一种是齿轮油泵,在变速箱I轴输出端直接带齿轮泵,这样I轴只能给齿轮泵提供动力,而不能给气泵提供动力;另一种是采用柱塞油泵,变速箱I轴同时给气泵和柱塞泵提供动力,I轴输出端通过皮带轮带动气泵,柱塞泵安装在变速箱前盖上,与安装在变速箱I轴上的偏心轴承接合,随着变速箱I轴的转动,柱塞在偏心轴承与柱塞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使油路单向阀开启关闭,完成吸油、压油过程,然后通过分配器输出到液压油缸与机械传动,实现农具和拖斗运输自卸时的提升、中立及下降。因为柱塞泵为间歇供油,在提升自卸拖斗时起升缓慢,而且农具在提升时产生跳动,在提升播种机时跳动尤为明显,使种子成堆洒在地上。另外,由于柱塞泵驱动轴承易坏,而且因为油泵与变速箱合为一体,当轴承损坏后,其碎片与滚珠掉到变速箱内,易损坏变速箱齿轮和其它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油泵和气泵动力共用装置,提升自卸拖斗时起升快、提升农具平稳、不跳动、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小四轮拖拉机变速箱I轴输出端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外侧设有连接盘,连接盘通过结合子与齿轮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变速箱I轴输出端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变速箱相连,另一端与齿轮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连接架为半包围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与齿轮泵相连的分配器设在变速箱前盖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小四轮拖拉机的液压系统采用齿轮泵供油,变速箱I轴输出端通过皮带轮带动气泵,齿轮泵通过连接盘、结合子与皮带轮相连,I轴同时为齿轮泵和气泵提供动力,实现了动力共用。由于齿轮油泵供油连续,农机具提升快且平稳,避免了农具提升时产生跳动,提高了农具的作业质量。另外,采用齿轮油泵供油,避免了柱塞油泵轴承损坏变速箱,提高了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动力共用装置的连接架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动力共用装置的连接架B向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齿轮泵和气泵动力共用装置,在拖拉机变速箱1I轴2输出端上套有皮带轮3,皮带轮3可连接气泵或其它设备。皮带轮3与I轴2为键连接,键21可采用平键。皮带轮3的宽度应与I轴2伸出变速箱1体外的长度相应,以使I轴2端部与皮带轮3外端部相齐为宜。皮带轮3轴向外侧连有连接盘4,连接盘4可为圆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皮带轮3上,连接盘4的中心开有一字形凹槽41。与连接盘4相连的结合子5主体为一圆柱体,圆柱体一端带有一字形凹槽51,结合子5通过凹槽51与齿轮泵轴61相连,凹槽51长度应大于齿轮泵轴61的宽度,结合子5圆柱体的另一端带有一字形凸起52,凸起52嵌入连接盘4上的凹槽41内,凸起52的长度应短于连接盘4上凹槽41的长度,结合子5上凹槽51与凸起52的方向呈90度角设置,这样齿轮泵轴61在结合子5凹槽51内、结合子5凸起52在连接盘4凹槽41内均有活动空隙,结合子5与连接盘4、齿轮泵轴61的活动连接使结合子5在转动中能自动调节,解决了加工中的齿轮泵轴61和I轴2的轴不同心问题。如图2、图3所示,为固定齿轮泵6,设置连接架7将齿轮泵6与变速箱1相连,连接架7可直接固定在变速箱1体外,为了连接、拆卸方便,也可在变速箱1体外固定法兰压盖10,连接架7通过螺栓固定在法兰压盖10上。连接架7可设为半包围式,在连接架7的皮带轮3输出一侧敞开,使连接架7不妨碍皮带轮3带气泵。当然连接架7也可做成其它形式,如设为若干平行的连接杆。另外,为便于与现有的车型配套或对旧车进行改装,分配器8可装在变速箱1前盖上,即原来安装柱塞泵的位置上,这样不需改动原有的管路设计,保证原来的液压管路的各项功能,简单易行。为过滤液压油内的杂质,延长齿轮泵6的使用寿命,可在齿轮泵6与分配器8间设置机油滤清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洲,未经张庆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