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分布式高密度电测仪无效
申请号: | 01205376.7 | 申请日: | 200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斌;王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浩斌;王传雷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5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分布式 高密度 电测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密度电测仪,属于地球物理勘察技术中电法勘探设备。
传统的电法工作时,是连接四根电极的电线是各自独立的,其中A、B极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见图1a),测完一个测点后,再移至下一个点测量,测量过程均为人工操作(称为第一代布极方式)。为提高工作效率,有人设计一次布置数十根(如60根)电极,将各个电极的连线接入一种机电转换开关,再将主机与转换连接(见图1b),实现剖面连续测量的半自动化(称此种工作方法为高密度电法)。因为测量过程中一些操作由手动完成,故此种电极布置方式为一代半方式;国内已申请专利(申请号:92113521.1)的技术方案,是用单片微机作为主控器,送出程序编码,经译码驱动电路控制由继电器或功率模拟开关组成的电子开关组替代机电开关,并能进行自身故障检测与报警,但该方式没有摆脱一根电极要单独接一根导线至转换开关的传统束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分布式结构电级连接装置(称为第二代),将电极转换器分拆至每一电极,使每一电级均携带一个电极连接盒,每一电极连接盒通过电缆总线连接,彻底摆脱一根电极必须用一根导线接至主机的传统约束。
本实用新型包括:
a,电测主机,包含主控电路,用于程控发送工作指令;
b,分控器,包含分控电路,通过主电缆与电测主机连接,用于接收主控电路的工作指令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回电测主机;
c,电极,与分控器以一对一连接。
其中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多个分控电路连接,每一分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个电极连接,主控电路采用通用的程控电测主机电路,分控电路由逻辑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切换开关连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用一根少于10芯的主电缆覆盖整个剖面,连接的电极数原则上不限(一般配置60~240个电级),使用PC机进行测控,用软件实现电极切换,而且,将电测主机置于微机内部,使得整个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效率提高。
附图1a为现有第一代布极方式电原理框图;
附图1b为现有高密度电法电原理框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控器电原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
a,电测主机PC,包含主控电路,用于程控发送工作指令;
b,分控器5,包含分控电路,通过主电缆3与电测主机PC连接,用于接收主控电路的工作指令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回电测主机PC;
c,电极4,与分控器5以一对一连接。
如图1所示,其中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多个分控电路连接,每一分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个电极4连接,主控电路采用通用的程控电测主机电路;如图3所示,分控电路由逻辑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切换开关连接构成,逻辑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为通用的方式构成,切换开关可选用继电器或模拟开关。
实施例:如图2,选用内含测量主机的便携式电脑PC、主电缆3、分控器5、多个电级4组成,便携式电脑PC通过内部控制线控制测量主机,测量主机通过一根主电缆3连接多个分控器5,每个分控器5连接一个电级4。分控器5内含分控电路,分控电路由逻辑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切换开关组成,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主电缆3,其输出端接驱动电路输入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切换开关的输入端,切换开关的输出端接电级4,切换开关为继电器或模拟开关。
根据需要,设某一根电极4为A极(或B、M、N),则计算机控制主控电路,向分控器5发送指令,分控器5接收指令后判断指令是否是发给自己的,如果是,则进一步判断是接通A极还是B、M或N极。就这样循环控制不同的电极4为A极、B极、M极或N极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浩斌;王传雷,未经董浩斌;王传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用锁孔照明增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