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箱三室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5643.X | 申请日: | 200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4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兴全;张国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跃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13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箱三室排种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的排种总成,可配置安装在各种旱田播种机具上完成大豆双行、玉米单行播种作业。
排种器是播种机具上重要的作业部件,其适应农艺要求的能力、使用调整的方便性都直接影响着该器的作业质量和推广销售前景,以及农业的增产增收。伴随着我国农业耕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高产的新农艺耕作方法的不断研究试验成功,迫切要求排种器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使用调整方便性、通用性,即一器承担多品种种子、不同农艺方法播种作业。以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类排种器在一种状态下多数只能适应和完成一种作物种粒播种,当播排另一品种作物、不同农艺要求时,必须拆卸更换播种轮或者整体更换排种器,排种器作业单一、农艺适应性差是其明显而突出的缺点。近年来出现的综合精密排种器可承担两种作物的不同农艺方法的播种作业,但由于有的壳体采用分体式,有的壳体内腔相通,还都配有较长尺寸的导种管,所以使用调整时仍显繁琐,且制造加工、安装装配要求较高,播种质量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一箱三室排种器,通过采用整体式一箱铸造壳体、壳体内腔设有三个独立封闭的充种室、且将排种轮上的大豆充种窝眼和玉米充种窝眼分别置于左、右充种室和中充种室内、取消导种管的总体结构方案,达到简化结构、制造工艺性好、使用方便、适应性广、作业质量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一箱三室排种器的壳体制成一箱式整体,在壳体内腔设有三个各自独立封闭的左充种室、中充种室和右充种室,利用排种轮轴将排种轮配装在壳体内腔中,其排种轮上的玉米充种窝眼和大豆充种窝眼分别位于中充种室和左、右充种室内,整体式清种刀固A装在壳体下部,与排种轮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完成大豆双行播种,或者玉米单行等距穴播、点播,两者更换作业时,无需拆卸改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使用方便、适应性广、播种作业质量好的特点。
图1是一箱三室排种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整体式清种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壳体 2、左充种室 3、中充种室 4、右充种室
5、清种毛刷 6、排种轮轴 7、排种轮 8、玉米充种窝眼
9、大豆充种窝眼 10、大豆充种窝眼 11、整体式清种刀
12、刀座 13、清种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箱三室排种器的壳体1制成一整体,在壳体1内腔设有三个各自独立封闭的左充种室2、中充种室3和右充种室4,利用排种轮轴6将排种轮7配装在壳体1内腔中,其排种轮7上的玉米充种窝眼8位于中充种室3内,大豆充种窝眼9、10分别位于左充种室2、右充种室4内,整体式清种刀11固装在壳体1下部,与排种轮7相配合,清种毛刷5配装在排种轮7侧上部,与其匹配。整体式清种刀11由刀座12与清种刀13焊合构成。壳体1采用铸铁材质制作。
当用本器进行大豆双行播种作业时,利用输种管将种箱内的大豆种粒连续送入左充种室2和右充种室4内,随着排种轮轴6带动排种轮7的旋转,左、右充种室2、4内的大豆种粒充入大豆充种窝眼9、10内,当旋转进入投种点位置时,在整体式清种刀11的配合下将大豆种粒从大豆充种窝眼9、10排出,投入土壤种床中;此时,由于中充种室3内无任何种粒,所以玉米充种窝眼8只是空眼旋转。当用本器进行单行玉米播种作业时,利用输种管将种箱内的玉米种粒连续送入中充种室3内,通过排种轮轴6带动排种轮7及玉米充种窝眼8旋转,充填玉米种粒,完成单行玉米播种;此时,左、右充种室2、4内无任何种粒,大豆充种窝眼9、10空眼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跃,未经张国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瓦楞布
- 下一篇:带机械连锁的双电源切换开关操作器